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服务频道>文学
浅话磐安地名
2021/01/28 来源:磐安新闻网   陈海明 蒋定国 陈金春

  地名是人类为便利生产生活而命定的地物或地域名称。所谓地物既包括山、岭、河一类的自然物,也包括人类建造、利用的一些人工物,如道路、村落、城镇等。地域则是包括各类自然物与人工物的大小不一、类别各异的区域,包括政区、功能区、林场等。

  磐安境内九山半水半分田,山河(溪、坑)分布广泛,人口迁徙集聚,城镇乡村分散,人工建筑众多,自然地理名称和人文地理名称有其显著的特点和内在逻辑。

  行政区划名称是以村落而名,以山溪而名,分分合合,时移名异

  磐安地域历史上分属东阳、永康、缙云、天台、义乌、诸暨、临海等县(市)管辖。1939年7月1日,划缙云县之双峰、金峰、润川、龙门、湖中5个乡,永康县之盘峰、五美、翠峰3个乡,天台县之飞山乡,东阳县之玉山乡的廿八都(万苍)、廿九都(尚湖)、三十都(山环)和瑞山乡的三十三都(双溪)、三十五都(安文)、三十六都(大盘)等都乡为辖境,设立磐安县,磐安县的名称随之产生。据时任省民政厅厅长阮毅成回忆,命名“磐安县”,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原取名“大盘县”,呈报行政院后,因在其他省中已有同名,没有批准,要求另外拟名。在省政府委员会议上,一面讨论,一面参阅各省地图,避免同名出现。于是想到了“盘安”两字,一查地图,又是同名,就改称为“磐安县”,置民于磐石之安,这本是政府的责任。从这里可以看出,“大盘县”名原本是沿用“大盘山”的山名,由于同名而改成的“磐安县”(古“磐”通“盘”)是考虑了当时的战事环境,寄托了休养生息、安定发展的愿景。《荀子·富国》中讲到:“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盘石,寿于旗翼。”其意思是追求美名的不来攻打,谋取利益的不来攻打,发泄怨愤的也不来攻打,那么国家就会像磐石一样稳固,像恒星一样长寿。与磐安县名的内涵是一致的。

  磐安县乡镇(街道)名称,多半是沿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驻地村名,如安文(街道)、新渥(街道)、冷水镇、窈川乡、尚湖镇、方前镇,原深泽乡、胡宅乡、前山乡、墨林乡等;还有以山溪为名,如尖山镇、玉山镇、双峰乡、大盘镇、盘峰乡、双溪乡、原高二乡等。

  1935年以来,磐安县境内被撤销的县属区名有10个,分别是第四区、第五区、玉虹区、尚湖区、双溪区、深泽区、大皿区、玉山区、安文区、盘山区;1929年以来被撤销的乡镇名有105个,其中1929年被撤销的是玉山乡,1992年被撤销的有前山乡、山环乡、玉峰乡、岭口乡、云山乡、天网乡、四协乡,2018年被撤销的有胡宅乡、万苍乡、深泽乡、新渥镇、安文镇、高二乡、维新乡。

  历史上的玉山乡、瑞山乡、孝义乡,存续时间长(1300多年),沿革变化大,管辖地域广(磐安的大部分区域)。玉山乡以玉山镇铁店自然村后的玉峰山为名。历经唐、宋、元、明、清朝,均为东阳县所辖,民国18年(1929年)改为第四区(辖26个村里),民国21年辖25个乡镇,民国24年(1935年)改为玉山区(辖8都乡);民国28年分设玉山区(辖5都乡)、玉虹区(辖4都乡),1960年合并设立玉山人民公社,1961年更名玉山区(辖10个人民公社),1982年辖11个人民公社。1983年辖9个乡镇,包括岭口乡、玉峰乡、尖山乡、胡宅乡、前山乡、万苍乡、尚湖乡、山环乡、九和乡;1992年撤销玉山区,岭口乡、玉峰乡合并设立玉山镇,山环乡并入尚湖镇,前山乡并入胡宅乡,尖山镇、万苍乡、九和乡行政区划不变;2018年万苍乡、胡宅乡并入尖山镇,玉山镇、尚湖镇、九和乡行政区划不变。

  瑞山乡,以安文境内瑞山(海拔705.4米的黄山坪)为名。历经唐、宋、元、明、清、民国时期,均为东阳县所辖,明朝时辖五都,民国18年(1929年)改为第五区(辖26个村里),民国21年(1932年)辖24个乡镇,民国24年(1935年)更名为瑞山乡(辖9都);民国28年(1939年)分设安文乡(三十五都)、双溪乡(三十三都)、大盘乡(三十六都);1950年设安文镇、双溪乡、泉溪乡、窈川乡、大盘乡;1960年4月窈川并入泉溪,1981年泉溪公社更名为墨林公社,1984年8月墨林乡分设窈川乡,1992年云山乡并入安文镇,2009年墨林乡并入安文镇,2018年2月安文镇改为安文街道。

  孝义乡唐朝时原名内里乡,宋绍熙五年(1194年),朝廷为嘉奖卢氏之孝义行谊,玺书褒宠,下旨封为孺人,赐予“孝义名宗”匾额,敕建孝义牌坊,改内里乡为孝义乡。民国元年分设内孝义区(辖2都4图)、外孝义区(辖1都2图),民国23年设翠峰乡、五美乡、盘峰乡;1950年设翠峰乡、翠南乡、翠北乡、白云乡、王庄乡、深泽乡、金坞乡、源头乡、盘峰乡、高二乡、维新乡、后阁乡;1983年设云山乡、深泽乡、新渥乡、盘峰乡、维新乡、高二乡;1992年云山乡并入安文镇,2018年深泽乡、新渥镇合并设立新渥街道,高二乡、维新乡并入盘峰乡。

  村落名称是以山地而名,以姓氏而名,以植物而名,形式多样

  磐安村落大多分布在山间谷地、盘地,地形地貌复杂,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景象壮观,村落名称具有典型的山区特色。(1)许多村落以所处的地理实体与地理特征命名。如火炉岭、大山头、窈川、仰头、根溪、鲇鲐口(台口)、白岩、赤岩前、大盘、小盘等。(2)以所处地理位置命名。如市口、依山下、大岭脚、藤潭岗、横路、半岭、岭口、岭外等。(3)以自然景观命名。如滚涛、墨林、林丰等。(4)以方位冠名。如东里、南坑、西坞、北桥、前山、后田、上俞、中田、下葛、里林、外井坑等。(5)以数字冠名。如三水潭、五家山、百央、百廿秤等。(6)以植物名命名。如毛竹园、箬坑、栗树园、桃树坞、毛竹溪、大麦坞等。(7)以最先开发居住的“厂、竂”(即草棚,方言称“厂、竂”)命名。如田厂、新厂、中央厂、苦竹竂、茶园竂等。(8)许多村落名称以宗族或家族姓氏命名。如潘庄、傅宅、罗家、吕家山、张村、赵界、楼界等。(9)以工矿业生产场地命名。如铁店、里缸窑(现谐音里光洋)。(10)以吉祥字命名。如安文、求静、安宅、下余等。(11)有的村落与时俱进,演变改名、谐音改名。如尚湖镇大王村,王姓始迁祖从东阳南里迁居时取名南里,以作纪念,后以姓氏改名王村,又因同名改名大王村;大山下,原名“躲山下”,谐音更名;西湖村,原名猪湖,谐音改名。(12)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曾出现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地名。如双溪乡王庄村曾名团结村、玉山镇黄里村曾名利群村、尖山镇陈村曾名红星村、尖山镇里光洋曾名光明村、大盘镇王庄村曾名新风村、盘峰乡小柘坑村曾名立新村等。(13)在201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中,又有两村各取一字组成村名。如九和乡的登溪村、九龙村合并设立九溪村;方前镇的上山头村、石研村合并设立石上村。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体制改革深化推进,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许多村民委员会因行政村规模调整而被撤销,许多自然村因人口向城市、集镇集聚而消失,成为历史地名。据统计,撤销的村民委员会名称有184个,因迁徙而消失的自然村名称有300多个。

  山体名称是以风貌而名,以方位而名,以动植物而名,丰富多彩

  磐安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的美称,境内200米以上1000米以下有名称山有3400多座。1000米以上有名称山有70座,其中清明尖海拔1314米,为县内最高峰。黄檀后门山尖,海拔1267.3米,为县内第二高峰。大盘山海拔1245米,为县内第三高峰,为浙江省内括苍山、会稽山、雁荡山和仙霞岭等诸山的发脉地。其水东入始丰溪、永安溪,为灵江源头;南入九曲溪,为瓯江源头;西入花溪,为钱塘江源头;北入玉虹溪,为曹娥江源头。

  虽然3500多个山体名称,名目繁多,五花八门,但仔细探究,有其命名的一般规律可循。其语词特点是由专用名和通用名组成,通用名有山、坞、坑、岭、尖、岗、坪、湾、背、岩等。具体命名形式:一是人们根据山体外貌、大小命名。如大盘山、笠帽岗、回龙山、半月山、花台山、馒头山、笔架山、五指湾、铁钉岩、捣臼坞、薄刀岗、大旗岗、岩门岭、大鼻岩、畚斗湾、金高椅等。二是以村庄或某地为参照物,对周围的山峰以方位予以命名。如后山、前门山、东岗、西坞、上横山、下山坞、里弯、外店山、风门岭头、水口山、茶场前、殿后、隔山尖等。三是以山体形状所像的动物为名。如狮子岩、老鹰岩背、猪头、蝴蝶崖、螺丝崖岗、龙头岭、山鸡岭后、飞天蜈蚣、老鼠梯、盘龙、老虎头、牛蹄、牛头峡、牛背龙、长蛇尖、乌龟山背等。四是以山上分布的植物为名。如柳杉坞、杉树坞、甘竹坞、苦竹坞、红花坞、毛栗坞、桃坑坞、漆树湾、栎树湾、枫树湾、葡萄坪、金竹坑、松树坑尖、梅枝岭、榧树坞岗、梨树湾岗等。五是以数量词命名。如独山尖、双峰山、三跳岩、四大坞、五公坪、六庙尖、七峰尖、八盘坑、九里岗、十里坑口、十三罗、十五公山、十八曲岭、十九丘、廿四尖背、廿五盘、廿七坪、廿九度、八十寨、百步岭头、三百岭、五百坞、千层坎、万岩前等。六是以姓氏、称呼命名。如陈山尖、黄家坞、蔡家岙、张坞尖、朱山尖、徐公岩、羊公岩、状元岭、将军岭、白婆山、和尚弄、观音堂等。另外也有以色彩和自然景象命名的。

  人工建筑物名称是沿用老地名,以乡村为名,以愿望取名,各有千秋

  “坚如磐石,山容万物”的磐安精神,催生了磐安的伟大创造,建成公路、隧道、桥梁、水库、山塘等大量人工建筑物,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难度之大是市内独有的。就公路名称来说,其取名除采用路线编号外,一般是从起点与终点的村庄中各取一个字组成。如县道横窈线,起点为横锦,终点为窈川;乡道岩庄线,起点为岩潭村,终点为庄头村。有的是以某一线路作为起止点,则从老地名或村庄名和线路名中各取一字组成。如乡道川雷线,起点为横窈线,终点为雷滚口,窈川中的川和雷滚口的雷组成线路名称。又如村道路磐双线,起点为磐永线,终点为双槐村。

  磐安有1座中型水库,13座小(一)型水库,41座小(二)型水库,52个水电站,236个山塘,其名称一般是沿用老地名和以附近村为名,如五丈岩水库、三曲里水库、市岭下水库、横路水库、姜山头水电站等;园塘、青塘、黄公潭、泊公坑等山塘。

  磐安桥梁众多,除450多座公路桥梁外,城乡有名的桥梁有290多座。城乡桥梁命名主要形式有:一是对今后美好生活、安定环境的期望而取名。如永福桥、德星桥、奔康桥、长安桥、永安桥、大发桥等。二是纪念筹资建桥而取名。如群力桥、众心桥、群建桥、众乐桥、万献桥等。三是以乡村为名。如瑞山桥、市口桥、双峰桥、方山桥、友谊桥、茶潭桥等。四是沿用老地名(包括溪名)。如海螺桥、文溪桥、黄畈桥、南园桥、蟠溪桥、钟川桥、好溪大桥等。五是乡村名加序号。如龙山一桥、方山一桥、双峰二桥等。另外,县域内同名桥梁不少。如命名永安桥的有:后业岭永安桥、岩甲永安桥、南坑永安桥、云山永安桥;命名同心桥的有:依山下同心桥、柳坡同心桥、岭下同心桥、维新同心桥;命名双溪桥的有:深泽双溪桥、胡宅双溪桥、板榧双溪桥;命名友谊桥的有胡宅友谊桥、溪上友谊桥、林丰友谊桥等。

  地名记载着磐安的历史,具有厚重的文化积淀,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烙印和动听的故事。无论是现今的,还是历史的,地名都值得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去保护传承。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