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安大公路顺利通车 逢山开路道通衢
2019/06/23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潘辉

  1960年6月23日,大盘汽车站红旗招展,鞭炮齐鸣,大盘公社学田、市口等乡亲们扶老携幼,争相见证盘山区域交通历史上的重要时刻——安文至大盘公路通车典礼在此隆重举行。伴随着一阵清脆的喇叭声,一辆披红戴花的汽车缓缓驶入大盘,现场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盼了这么多年,大盘终于通上公路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安文至大盘公路是东仙公路的其中一段,起自安文,经上章、根溪、新湖、下葛、岗头、墨林、长坑到达大盘,全长25.4公里。全段20%以上地段系深山区,悬崖陡坡,曲折迂回,地形复杂,共跨越5座山岭,工程艰巨,修筑十分艰难。自1958年并入东阳县以来,安大公路是磐安境内建成并通车的首条跨区域公路。

  多少年来,磐安由于地形环境制约、水陆交通闭塞,阻碍了经济发展,群众长期困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圈子里。面对交通带来的种种不便,当地群众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流传着“青柴木棍当棉袄,篾白松脂当灯照,葛衣洋芋当早稻,苦菜野果吃到老”的俚语。

  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动脉,破解山区交通瓶颈是县委、县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1955年10月,省交通厅派技术人员实地踏勘仙居到磐安的公路线,启动线路测设工作。1958年8月,成立安仙公路建筑委员会,由金华专员公署交通运输管理局组织工程队施工。全段施工采取修一段、通一段的办法。1959年9月破土动工,同年12月31日,安文至长坑完成土石方工程。在此基础上,工程队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加快施工进度。在长坑至大盘段施工中,采取分段包干限期完成的办法。除大盘、双溪公社700多人的固定施工队伍外,县里还发动当地群众2万多人次参加施工。全段工程于1960年5月竣工,同年6月,大盘汽车站建成。

  今年78岁的大盘镇市口村殿口自然村村民朱明生曾参与过公路修建。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他满是感慨:“那时修路没有机器,完全是靠人力一点一点修出来的。”当时,苦于条件所限,施工人员要自带锄头、柴刀、畚箕等工具,开山挖路产生的土石均由人力搬运。虽然艰苦,但通车后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有了这条路,“上学难、看病难、种地难”的问题迎刃而解。“以前,村民往来安文、大盘都要走路,买卖粮食等物资只能靠肩挑背扛。公路修成后,我们可以坐车出行,汽车能把东西送到家门口,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朱明生说。

  山还是那座山,脚下的路却已不是当初那条路。几十年来,磐安人民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从未停止“大道通衢”的梦想。1985年,我县列入省重点贫困县之一,在发展上给予扶持政策,交通事业随之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上级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把交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若要富、先修路、修大路、修好路”“山上有了路,致富迈新步”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自觉行动,坚持“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的原则,交通建设展现从未有过的新气象。

  1988年6月,仁川黄余田至平象公路全线竣工,我县实现了乡乡通公路的夙愿,交通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至1990年底,全县建成公路301.52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25.2公里,每万人拥有公路15.08公里;机耕路204条,计387.3公里,与公路衔接。磐安大地构成了“一条横线贯东西,三条区间连环线,七条纵线接南北,九个出口通五线”的交通网络。

  山路千重通八方。一条条纵横山间的公路实现了交通由“通不了”向“通得了”“通得好”的跨越,为人民群众走出大山、脱贫致富架起了桥梁。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