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磐安新闻
红遍磐安┃第六站:安文
2019/11/20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陈可礼 杨萤萍 张傲/文 陈兆贤/摄 队员:卢樟海 郑晨光 党员代表 曹明福

  11月15日,县融媒体中心“红遍磐安”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安文。县革命烈士纪念碑巍然矗立,它见证了历史,见证了磐安人民反抗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不懈奋斗。纪念馆里,我们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学习他们的革命事迹。烈士们牺牲时大都很年轻,他们为了国家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不惜将自己的热血洒在磐安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是先驱者,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抗战烽火岁月 中国中学迁址安文三年

  秋冬之交的海螺山,色彩绚烂;潺潺的文溪水,碧波荡漾;文溪畔的磐安二中,书声琅琅。今天的生活岁月静好,或许有的人不知道,曾在这方土地上发生的故事,但历史不会忘记,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这里的山水是中国中学躲避战火的保护伞,为中国培育人才、教育救国作出了贡献。

  中国中学(前身为上海市私立君毅中学)创办于1933年,是一所有着光荣爱国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的名校。20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一·二八”事变相继爆发,目睹日寇侵略气焰嚣张,民族危机日重,学校创办人周慎修、杨安仁等人倍感“欲救亡图存,非教育不足以言此”,遂决定兴资办学,并以“中国”二字冠名,表爱国之心。

  中国中学经过几年的发展,开始崭露头角,爱国主义教育颇有成效,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许多学生报考军校或航空学校,许多肄业的校友加入了“战时工作服务队”。

  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南侵,校舍遭敌机轰炸,校长带领师生随军南下,逃亡至义乌吴大元村,成立义乌分校。1942年,学校在吴大元村立足未稳,南侵的日军连日轰炸扫射浙赣线沿线数县,大部分师生认为敌势猖狂,继续原地办学危险重重,必须易址迁校。

  起初,学校领导决定迁校至东阳江北冰塘坑临时安顿,但冰塘坑离城十数里,易受敌机威胁,且两山夹峙,地域狭窄,离集镇又有一些距离,后勤补给不便。再三研究后,决定迁到山区的磐安县安文镇。

  在如今东阳二中校园内有12幅壁画,其中一幅刻画了中国中学“安文暂歇”的场景。壁画中,老师学生着装整齐,背着行囊,用独轮车搬运物品的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从吴大元村到安文,百里路程,山路崎岖难行,还需翻越两道山岭。师生随身被褥衣物等均有几十斤重,肩挑手提,爬山涉水来到安文。义乌、东阳等地学生离家到安文求学,不仅要起早摸黑跑一天山路,还要冒险闯过敌占区和坟山,险难重重,尤其是女生。他们往往既要绕行山路,又要不离村落,更须结伴同行,求学之路艰险重重。

  历经艰辛,中国中学终于在1942年8月迁址安文,除续招新生外,老生先后报到,共5个班200余名学生、20余名教职工。学校租用陈大宗祠(后为磐安中学所在地,1999年磐中搬迁后,为磐安二中校址)为临时校址和主校舍。初到安文时,床铺、黑板、课桌凳一无所有,租借作教室用的几处陈姓大小宗祠,既无隔间,也缺门窗。但非常时期办学,一切因陋就简,众人皆认为应先站稳脚跟,再谋求发展。

  中国中学在安文复学后,学校提出“文武合一,自觉自动,集团前进”“群策群力,由建校进而建国”的口号,配制三角形钢质校徽,校徽蓝底图案为中国地图,上有“中国中学”字样,校歌以石刻印发,开头几句为“大哉中国,以命吾校,在烽火中创造,在战斗中成长……”校名、校徽、校歌寓意伟大中国,领土完整,不容侵犯。同时,学校师生创办《中国特刊》学刊,进行抗日救亡爱国主义教育。这所从沦陷区流亡到游击区坚持办学的中学,得到各地爱国人士的广泛支持,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青年,纷纷前来接受抗日救亡的文化教育。

  站在如今磐安二中校门口,似乎能看见当时中国中学学生们意气风发地出入校门的模样。除了爱国主义教育,中国中学在安文期间,倡导破除封建礼教,支持女生反抗包办买卖婚姻、追求自由。有一天,校长陈季豪听到师生议论女学生要求下水学游泳的事,当即表示支持。那时,中国中学全校女生仅50余人,大的20出头,小的十四五岁。由于陈季豪经常宣传男女平等,重视男女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经常开展文体活动,所以女生们思想很活跃。

  女学生要下溪洗澡、游泳的消息传开后,轰动全镇,几个乡绅觉得大伤风化,到校抗议。陈季豪耐心向他们解释新的时代形势、教育要求以及男女平等、移风易俗的意义,大家觉得陈校长说得在理,就无话可说了。于是,在一个盛夏的星期天下午,经学校领导批准,学校门前文溪中,十五六位女学生下水学习游泳。当地男女老少、在校学生,都去围观。陈季豪夫妇也到场,为她们鼓气。这次活动,堪称当时一场空前的破旧俗、倡新风活动。

  1945年2月,为免却义乌及东阳学生远途求学长途跋涉之苦,中国中学又派骆守镗老师到他老家义乌仲和乡清塘村(现义乌国际贸易城所在地)设中国中学分班(即分部),设初中6个班,以廿四间头的前厅后堂作教室。骆守镗为分部主任,在开学典礼上提出“爱国、爱校、爱家”的口号。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全校师生高歌欢庆。从1942年至1945年暑假,中国中学在安文的三年时间,培养了初中毕业生230人,从1944年至1945年暑假,培养高中毕业生26人。1945年9月,中国中学由安文迁回义乌。

  历史总是在行进中留痕。中国中学,在抗战烽火中脱胎于上海市私立君毅中学,辗转于吴大元、冰塘坑、安文三地,艰苦办学,弦歌不辍,热血满腔,誓卫中华,滋兰树蕙,桃李芬芳。在安文的三年,中国中学从办学质量到办学理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地方教育史书写了不朽的篇章。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应该铭记诸多乡贤在民族危亡时刻,仍秉持教育救国、培育人才的崇高理念,于颠沛流离、艰难困苦中为教育事业所作的贡献。

市口的“国耻家仇警示碑”

  2005年9月,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安文市口村部分老年人发起,在市口村前塘沿建造了一座“国耻家仇警示碑”。

  据市口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介绍,1942年5月21日7时,日本第十三军团服野率领的新井联队对市口村进行袭击并侵占市口,村民们纷纷到山上躲避。11时,日军先遣部队经小岭坑向千祥方向扫荡。市口村民以为平安无事了,纷纷下山回家,谁知刚烧好中饭准备就餐时,部分日军又来了,并且在市口一停驻就是三天三夜。

  在这漫长的三天三夜里,日本侵略者在市口烧、杀、掠、夺,共打死村民6人,抓去民夫20多人,烧毁房屋380余间,猪、牛、羊、鸡被抢夺一空,整个村庄成为废墟。

  国泰民安不忘历史,国耻家仇警示后人。市口“国耻家仇警示碑”发起人表示,对当年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虽然至今未向日本政府提出索赔,但并不等于忘记了这段历史。建碑的目的,就是希望市口人民,尤其是年轻一代,要居安思危,牢记这段历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各尽所能,构建和谐社会,为磐安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国耻家仇警示碑,长5米,高2.3米。碑文内容包括铭文、被杀人员名录、被烧房屋户主、间数。2018年,因老城区拆迁改造而拆除,存放在其他地方。

瑞山农民运动

  革命战争年代的瑞山乡包括磐安的安文、大盘、墨林、双溪和东阳的徐宅等范围,地处东阳、永康、天台边境山区,山多地少,仅有的耕地大多集中在地主手里,农民要向地主租种。山区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田租却很高,农民生活十分贫苦。1927年8月,中共东阳独立支部派党员夏立表、陈廷仪、韦之骐、胡阿林到瑞山乡发动穷苦农民建立农民协会,开展“二五”减租斗争,秘密发展党员,建立中共瑞山支部,隶属中共东阳独立支部领导。

  同年9月,夏立表等组织发动了轰轰烈烈的瑞山乡农民运动,揭露土豪劣绅欺压农民的罪行,提出实行“二五”减租,直接触犯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恶霸千方百计加以反抗。这种情况下,中共东阳独立支部决定发动组织农民进城请愿。1927年9月的一天,经过充分发动和准备,千余农民在瑞山庙前集中,并挑选400多人组成请愿队伍,浩浩荡荡地向县城进发,经过斗争,瑞山乡农民请愿取得了胜利。1928年1月初,中共东川支部建立,隶属中共东阳区委领导。

  这是磐安县党史上第一个党组织,在大盘山区播下了革命种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红军标语留存红色印记

  在安文街道中街聚秀弄一面斑驳的墙上,红军标语历经80多年风雨沧桑,虽然字迹有些模糊,但真实记录了当年红军在安文地区积极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峥嵘岁月,是见证磐安革命历史的“活化石”。

  11月12日,带着追寻的执念,记者寻访了聚秀弄“红军标语墙”,用眼凝视,用手轻抚,用心对话,用情展望。

  1935年10月25日,红挺一纵经新昌到东阳沿南江进入安文。10月27日,特派员张文碧化装成商人,身背麻袋混进安文警察署。当时巡官、警长等正在打麻将。张文碧悄声走到他们背后,突然掏出手枪,高喝一声:“不许动!”巡官、警长乖乖地举起了手。在成功袭击安文警察署后,红挺一纵随即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共产党的主张和政策,并在聚秀弄一面墙壁上书写“把土豪的谷子分发给贫苦工农”“焚烧田契借约”“反对国民党抽丁拉夫”等标语。

  80岁老人陈记东自小生活在聚秀弄,在老辈人口口相传中,对这段红色革命历史铭记在心,他的父母更是亲眼见证红军战士在聚秀弄书写宣传标语的场景。陈记东回忆,当时红挺一纵的战士们头戴五星帽,身穿灰色军装,不少战士的衣服上打着各式各样的补丁,鞋底被磨得破烂。他们态度很和蔼,说话很和气,主动向老乡问好,说他们是红军。

  在那艰苦的战争岁月里,这一段红色故事及红军标语犹如燃起的火苗,为广大劳苦群众照亮了谋求幸福的奋斗之路,又如一声声嘹亮的呐喊,唤醒了无数民众迷蒙的心灵。如今,红挺一纵在安文留下的痕迹,经岁月风雨的磨蚀,有的已淹没在历史长河中。但通过参观红军标语,回眸先辈们那段浴血奋战、激情燃烧的光辉岁月,我们仍能感受到深刻的革命洗礼。“这些红军标语历经风雨洗礼,时至今日,人们在阅读时,仍能从中回溯过往的历史风云与激情岁月,这是红军留下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看着这些红军标语,市民陈俊颇为感慨。

  光阴易逝,初心不改。80多年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人喊马嘶的场景已被岁月封存,但小巷泥墙上的红军标语仍无声地向人们诉说着当年的红军故事。这些镌刻在斑驳泥墙上,看似陈旧的红军标语,是历史的印迹,是血与火的见证。它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给一代又一代的人以精神力量。

胡天凑:生死相搏勇斗土匪

  驱车从安文街道东川村到双溪乡樱花村,且行且停,一路风光旖旎,山清水秀。六堡溪起自东川,沿村一路向北流,最终汇入西溪,滋养着世代定居在这里的村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就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

  解放初期,匪患猖獗,老百姓深受其害。1951年1月的一天,阴雨连绵,夜深人静时,双溪乡傅宅村(今樱花村)有村民发现离村庄不远的龙颈背悬崖有微弱的灯光透出。龙颈背高百米,悬崖陡壁,像两面屏风呈V字形矗立。是不是有土匪躲藏?村民悄悄地把情况反映给艺高人胆大的胡天凑。

  胡天凑,双溪乡下园村民兵连长,身材魁梧,35岁的他力大无穷,三百斤重担挑在肩上,走山路如履平地,能夜行百里,村民称他“飞毛腿”。

  胡天凑细想:是不是土匪头子傅开木躲在那里?傅开木是有名的土匪头,曾纠集上百人,横行于安文、尚湖、双溪一带,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地武装曾多次联合围剿,将余党剪除殆尽,但是狡猾的傅开木逃脱了。

  是不是傅开木回来了?胡天凑决定一探究竟,为民除害。1951年1月6日,胡天凑带领东坑口(现东川)、卢坎头、下园等村的民兵共50人秘密赶到龙颈背山脚。龙颈背山腰有一个山洞,村民说夜里的灯光正是从这个山洞透出。龙颈背光滑如冰,怎么上得去呢?胡天凑仔细侦察,发现边上有脚印。他吩咐民兵守在山脚,自己只身一人顺着脚印前进,到达山顶后,脚印突然消失了。人是怎么进山洞的?难道能遁天入地?胡天凑仔细搜寻,终于发现了端倪,原来从山顶到半山腰的山洞有多棵松树,树旁有人滑行的痕迹。胡天凑顺树而下,一探究竟。“谁?”在洞口的傅开木弟弟高喊了一声,发现是隔壁村民兵连长胡天凑时,吓得直发抖,站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听到弟弟的喊声,傅开木慌忙跑到洞口。胡天凑趁机入洞,守住洞口不让傅开木进洞拿武器。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和你拼了,我们同归于尽。”傅开木知道自己不是胡天凑的对手,上来就抱住胡天凑的一只脚,用力拽着胡天凑往外挪,想把胡天凑推下悬崖。胡天凑岂能如他所愿,另一只脚用力一蹬,就挣脱开傅开木。然后双脚齐蹬,受大力冲击,胡天凑踉踉跄跄后退,傅开木一脚踩空,惨叫一声跌落悬崖毙命。见哥哥已命丧黄泉,傅开木的弟弟只好束手就擒。

  土匪头傅开木死讯传开后,邻近百姓无不拍手称快,胡天凑一战成名,被百姓称为“剿匪英雄”。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