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磐安新闻网 >> 专栏 >> 大盘山文学
南宋武状元周师锐初考
胡良田
2020/07/08 来源:  

  周师锐(1184-1231),字仲祺,号仪父,玉山临泽(现为玉山镇林宅村)人。年少即工词赋,常有佳作,为学者所赞许。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登武举进士第一名,敇为武状元。

殿试

  殿试,为唐、宋、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形式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目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阶段。

  武状元需经严格的文化水平测试,宋代武举既考武艺,又考策论。武艺以考弓马为主,分“步射”“骑射”两场,弓马合格再参加文化测试,所谓“武状元文点”。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武状元始可谓是科举考试中最荣耀的幸运儿,经过层层筛选,在皇帝亲自认定之后得中武状元,不愧为万里挑一。

  周师锐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记,潜心于《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孟子》《武经七书》。17岁开始备考,本意欲考文进士步入仕途,但事与愿违,几次乡试(解元)而名落孙山。22岁时,他习武艺,读武经,钻研兵家之学,习练弓马之术。经几番努力,三年后终于通过了乡试(解元)省试(会元),并参加了三年一次的殿试。

  嘉定元年五月,周师锐和各地考生来到京城,先参加由兵部组织的武艺考试。尔后,前往尚书省都堂报到登记,等待择日殿试。殿试前三日,朝廷主考官、监考官等前往学士院锁院,商议出御策题。殿试当天,主考官前往考场所在宫殿,考生都前往集英殿,向皇上问安。然后在大殿走廊的座位上参加考试,按照座位分别在庑下坐定,发给刊印好的策题。考生只允许携带文房四宝和自己的卷子,不许携带任何参考文集。考生们从东华门进来时,都要接受搜身,没有纹身和私文才被放入。中午则赐给考生饭食。砚墨之类用具,都由殿前值班人员提供,午后交卷,走出考场。殿试成绩定为五等,学识优长,词理精绝为第一;才思精通,文理周密为第二;文理俱通为第三;文理中等为第四;文理疏浅为第五。

  周师锐在殿试策问卷中,旁征博引,援古证今,策陈万言。当廷对策又口吐锦绣,笔落珠玑,洋洋洒洒。他在论“聚人心,治天下”时,提出了“同天下之利者谋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失天下”的论述。他认为,要夺取天下,必须以“仁”“德”“义”“道”几方面入手。“仁”存在的地方,天下人自然前去归顺。尽量能够免除人们的死亡,解救人们的危难,接济人们的急需,这就是“德”;“德”存在的地方,天下人都会归向那里。和天下人共同享受欢乐,共同分担忧虑,爱恨相同的人就叫做“义”;“义”存在的地方,天下人自然会奔赴而去。追求仁德,寻找利益,能使人们获得一定的利益是“道”;“道”存在的地方天下人会纷纷前去归附。在“用人吏治”方面,他提出了“仁”“义”“忠”“信”“勇”“谋”六个方面论述。给他财富,看他是否逾越礼法;给他显贵的爵位,观察他是否骄凌于人;托付他以重任,观察他是否一心为公;任用他去处理事务,观察他是否虚假欺骗;使他处于危险的境地,观察他是否会临危不惧;派他去处理危险的事务,观察他是否有应变的能力。富而不逾越务,因为他心中存在天理公心,这就是“仁”;显贵而不骄傲凌人,这就是“义”;托付他的重任而不变心意,尽力为君主服务,这就是“忠”;诚恳办事,有所作为丝毫不隐瞒过失,这就是“信”;处于危险境地,面对困难不畏惧,这就是“勇”;处理复杂事务能随机应变,这表示他具有超常人的智谋……

  主考官真德秀(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博士)得周师锐文稿后说:“此文何独可冠右科,在文章亦当首选”。意为放到文举策试中,也是名列前茅的。等到宋宁宗唱名三魁时,先由编排官将应试进士、举人的卷子放在皇帝御座之西侧,对号按先后名次拆封试卷,转送中书侍郎,由中书侍郎与宰相对展进呈御前。然后,皇上说:“各位卿家,本次殿试,朕本意要遴选文武之才为国效忠,现如今看了各位的精彩表现,令朕大为宽心。各位青年才俊乃我大宋未来的肱骨之臣,大宋的军队有尔等之辈怎么能不威震华夏?下面宣读殿试成绩,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嘉定元年五月开武学科,考生45人。今殿试完结,皇上恩泽,念各位考生勒武习文,冬寒夏暑,实属不易,故设状元一名,榜眼、探花各一名。现发皇榜点到者,请上前听封,状元周师锐”。待中书侍郎传唤三次后,周师锐感慨万千应名而出。随后,周师锐被请上状元侍班处,更换皇上所赐的紫囊、金带、靴、笏,并授秉义郎,差三衙正将之军职。事后,在当时的东阳县城立过状元坊,时年24岁。

出征

  嘉定元年(1208),宋、金又重新订立和议,金、宋由叔侄之国改伯侄之国,岁币由25万增加到30万。对南宋来说,嘉定新和议无疑是一个屈败于金朝苛刻条件而订立的和议,它进一步暴露了南宋朝廷的腐败和无能。绍兴和议确定的南北分裂局面,也因为这个屈辱的新协议而延续,这使那些日思夜想盼望恢复中原的南宋爱国之士愤愤不平。

  周师锐状元及第后,抱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以正将军职的身份赴湖北黄岗御敌四年。周师锐运筹帷幄,多谋善断,常能料敌之所必至,致战之所必胜,以逸待劳,抢占先机,赢得战场上的主动权。他以严明的纪律,做到赏罚分明,罚不避亲,赏不避过,仁而有信,言而有爱,恩威并施。为了鼓舞士气,他做到:一“礼”,善于约束自己,做到冬不服裘,夏不挥扇,雨不张盖,与士兵同寒暑。二“力”,身体力行,与士兵同劳苦。三“止欲”,克制自己私欲,与士兵同饥饱。在一次清剿战斗中,由于他指挥果断,获得全胜。此时,有朝中士大夫提出乘势北伐,而周师锐力排众议,断然拒绝。他严肃地说:“吾根本不允,岂容轻举,开禧之前辙可鉴也,以后兵端渐开,后果难收”。果如师锐其言。

入宫

  经过四年从戎抗金,周师锐被召回京城入宫,先后任閤门舍人、带御器械、皇城司干办。

  閤门舍人为武臣,入职条件必须是武状元,只有三人编制配备,为中央造令传旨的政务机构,专掌诸殿文武臣到班违反纪律的事务。带御器械,为宫中特殊侍卫武职,可特许佩带弓箭袋,御剑入殿近侍,为皇帝近臣。皇城司干办,凡皇城出入之禁令,对文武百官按规定执行督察,所带人员除宰相、亲王之外,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如有大声喧闹则揭榜禁止。

清廉

  周师锐曾任英德知府数载。广东英德市,素有“岭南古邑”“岭南明珠”之称,是中国最大的横向构造山脉,是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的分水岭。英德有悠久的文物古迹,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及水域风光引人入胜,飞瀑、峡谷、奇石等景观丰富,奇石尤为突出。周师锐在调离英德时,当地有个外号叫“风和尚”的地方官吏,送来当地的奇珍异石。周师锐问:“这是什么东西?”当地的官吏说:“这是奇石珍宝,平时有官员调离时都以此珍宝相赠,以前曾有官员特地登门拿取,还故意对当地的官员横加指责,如不给他们,回去后必然会向上级官员汇报,所以我们没有人敢拒绝他们”。周师锐说:“我绝不会在当官时,顺便收受地方上送的东西”,严词拒绝。

乐助

  乐于助人、热爱家乡是周师锐一贯的信条。他兄弟三人,其中有一位兄弟抛下年幼儿子早逝,家境困难。周师锐得知后视兄弟遗子如同己出,一直带在身边抚养成人成才,被家乡人传为美谈。周师锐还为当地修建灵溪院(玉山中学前身)捐赠过土地。

进言

  经过两次宋金之战,加上延续四十年之久的蒙古侵宋战争,使南宋国势趋衰。同时,南宋朝政混乱,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官府榨取各种繁苛的赋税,逼得当时的老百姓苦不堪言。

  周师锐任知州、知府多年,深知朝廷混乱所带来的执政困境,也十分怜悯老百姓的痛苦。朝廷委派他去封州(现广东新兴县、开平县)任职时,他不畏权贵,抨击时弊,毅然向宋理宗进言:“古今激盗贼之变非一端,有以力役劳民所变者,有以科罚横敛致变者;有时轻佻妄作公肆立刻而改变者。今年发不登求宁无益,而弭之之术,则在乎去贪酷而择循良耳”。后订赣二广盗贼嚣张,如师锐预言,故乔行简称师锐其识虑这精,豈不学孙吴所能至哉。

  荫补荫补,在南宋时期成了入仕的主要渠道。当时只要官位达到一定的级别,都有“恩荫”子孙及亲属为官的特权。荫补范围:子、孙、曾孙、兄弟、叔侄,级别较高的官可以每年“恩荫”一子为官。级别较低的官员,也可以每三年授一子为官。荫补人数虽多,但不列入“科举出身”,政治地位也不如进士及科举出身官员,跻身高级官僚队伍较为困难,大多数下沉至州县及财务监当官,或履行巡检使等低级中级差遣。有志之士在荫补得官以后,仍赴科举考试。

  玉山周氏,在周师锐高中武举状元后,官至朝廷大臣,通过周师锐的官位和影响力,进入荫补的家属、亲属为官的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周氏后辈勤奋好学,刻苦习武,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周师锐之后中武进士的就有六位之多,也有兄弟连登,叔侄同庆的武举之家,而成为“婺东望族”。可以肯定,这些人考中武进士离不开周师锐的言传身教。

不遇

  史弥远是宋孝宗时的宰相史浩之子,他在策划诛杀韩侂冑后,地位迅速上升,嘉定元年(1208)就升为宰相兼枢密使。史弥远利用宋宁宗的怯懦无能,担任宰相长达二十多年,以“守内虚外”作为自己的执政方针。宋理宗就位后,因为宋理宗为史弥远所立,对他既感激又畏惧,又让史弥远独相九年,一切听从史弥远的摆布,对一切揭露史弥远奸恶的奏疏都不予理睬,所有反对史弥远的人都遭到排斥打击。史弥远在独相的这九年中更加专横跋扈。有个叫陈宓的官员,在嘉定七年(1214)年曾上诉说:“宫中宴饮或至无节,非时赐予,为数浩穰,所用大臣非亲即故,执政择易制人,台谏用慎黙之人,贪官无不得志,廉士动招怨尤,官员为得美差,都竭力钻营史弥运的门路”。

  武状元是科举制下选拔出来的武艺上的精英,是历朝历代统治阶级意图笼络的人才。从历代的抡才大典、金殿使胪不难看出,“公卿以下无人耸观,虽至尊亦注视焉”。因为,凡取得武状元,立即成为朝廷武官,特别是清代,凡取得武状元者,马上由平头百姓“释竭”成为三品将领,不是授予参将就是紫禁城中的头等侍卫,成为高级武官。周师锐不附浮议,不趋炎附势,对宋、金在嘉定之年订立的和议心存不满,与史弥远的求和派背道而驰。所以,一直受到排斥和冷落,使周师锐怀才不遇,心情郁闷,忧郁成疾。绍定四年,在封州任所病死,时年47岁。

追封

  周师锐于绍定四年病死后,朝廷追封他为“金紫光禄大夫”“观文殿大学士”。对周师锐的英年早逝,宋理宗画像赠之,许多大臣纷纷写诗悼念,平章军国重事、鲁国公乔行简是东阳同乡,曾同校学习、同朝为官,为其撰墓志铭。

  (注:本文参考了《玉山周氏宗谱》《宋代官制辞典》《武经七书》《二十五史新编·南宋史》《宋朝史话》《武林旧事》《中国历代武状元》《梦梁录》等史料)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便民

磐安新闻网简介|版权声明 | 广告联系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V2 2013-2017 磐安新闻网 版权所有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新闻传媒中心
网络监督举报中心:
浙江省新闻道德委员会 网络监督专区
新闻热线:0579-8466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