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山开遍映山红┃英雄儿女书写红色故事
2021/06/28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杨适时 卢明 傅利刚

杜鹃啼鸣映山红,春风化雨靓新堂。盘峰乡是一方红色土地,这里,地处偏远、山高林密,曾是当年红色队伍的庇佑屏障和活动场所,有许多革命志士在这片土地上锻造铮铮铁骨,奉献青春年华。

盛夏时节,《漫山开遍映山红——“万山回声”共同富裕之走进盘峰乡》报道组走进高姥山,寻访当年革命先辈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战斗足迹,感怀他们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壮志豪情,汲取先辈身上那股蓬勃向上、永不枯竭的精神和信仰力量。

“苗木栽种后,花坛内的杂草也要清理干净。”记者见到沙溪村党支部委员陈金钗时,他正一边参与除草一边嘱咐着工作人员。

担任村干部30余载的陈金钗已步入花甲之年,他原本可以在去年12月卸任。“父辈们抛头颅洒热血,作为党员和村干部,理应继承他们的遗志,把家乡建设好。”抱着这样的愿望,在村民们支持下,他再次挑起担子,为服务村民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余热。

陈金钗的坚守,源于父亲陈继森的影响。

解放前夕与解放初期的磐安,匪患猖獗,百姓遭殃。由于磐安解放迟于周边县半年之久,邻县一些残余土匪势力利用磐安崇山峻岭、交通闭塞、信息不畅的地理环境,纷纷向磐安山区纠集,一时甚嚣尘上。

“那个时候家里每两个男丁就必定有一人会被土匪抓去。”陈金钗回忆道,1947年,土匪不仅将家中有三个兄弟的陈继森抓去充当壮丁,还让他家补交了一笔“壮丁费”。被抓不久,难以忍受土匪压迫的陈继森,趁机偷偷跑回了老家。

1948年12月21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东磐武工队(又名“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支队第七武装工作队”或“浙东人民游击纵队第七武装工作队”,对内称“东磐第七武装工作队”),领导磐安军民浴血奋战,开展艰苦卓绝的剿匪斗争。

“我父亲是1949年参加武工队的。”走进村文化礼堂,看着陈继森等老一辈革命先烈的事迹介绍,陈金钗的思绪又被带回到了那段血雨腥风的年代。

1949年初,时任东磐武工队大盘区中队中队长的郑福善到沙溪村堂兄弟郑顺康家发展中队成员,对土匪霸道行径深恶痛绝的郑顺康毫不犹豫报名参加。同村有志青年孔万林、陈金礼、孔万跃、孔万清、陈继森受土匪长期压迫,早已义愤填膺,他们得知消息后,群情激昂,也一起加入了武工队。

队伍成立之初,全中队仅有10名战士,沙溪村就占了6名,由此沙溪村被国民党反动政府污蔑为“共匪村”,并叫嚣“一人通匪、全家杀头”。国民党浙江省政府曾多次派驻天台保安团对大盘区中队进行残酷的围剿。其中最惊险的要数庐山头战斗。

1949年8月,国民党组织800余名土匪企图对当时独立大队的56人实施歼灭。一天早上,来不及等司务长烧好早饭,武工队战士们空着肚子就动身撤离。战士们还未撤出200米开外,土匪已经包围上来,战斗一触即发。凭着对地形的熟悉,借助大雨天气,武工队边打边退,但依旧有4名队员英勇牺牲。想到当时情景,陈金钗仍有些许后怕,“如果等那顿早饭烧熟,武工队员用餐时,国民党匪军包围上来,那就根本没有反应时间,更别提撤退了。”

1950年初,武工队部署进行四协乡土匪清剿,陈继森接到命令和5名队员先行前往打探敌情。土匪已然先一步得到消息,他们在里田石村对陈继森等人进行埋伏,战斗异常激烈。“父亲说,子弹打在旁边石头上溅起的碎石打得人生疼。”陈金钗说。

到1952年5月剿匪战斗结束为止,东磐武工队大盘区中队始终活跃在大盘、方前、四协、维新、安文一带进行剿匪除霸斗争。大盘区中队经历大小战斗20余次,数十名队员英勇牺牲,为浙东革命事业、磐安解放、新政权巩固立下了不朽功勋。

盘峰儿女多英雄。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背后有他们的流血牺牲、默默奉献。近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又发现了一位盘峰儿女的英雄事迹。

王洪福,1929年出生,盘峰乡麻车峡村人,1949年5月参加东磐武工队曾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两次受到毛主席接见,在中南海合影留念。

1950年春夏,土匪疯狂作乱,在攻入天台街头区抢夺大量粮食棉布等物资后,气焰更加嚣张,企图围攻尚湖区粮仓。同年7月14日夜,200多名土匪挟持天台、仙居等地3000余名农民到尚湖抢粮。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尚湖区粮仓处于危险之中。接到上级命令后,原磐安县公安队三班班长王洪福主动请缨,带领14名战士深夜跑步行军,翻山越岭,冲破敌人封锁线,前往尚湖区支援。在战斗中,他英勇善战,冲锋在前,主动灵活出击,坚守粮仓3个多小时,击溃了土匪5次进攻,粉碎了土匪的阴谋。

王洪福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多次立功受奖,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四协乡击毙匪首。1952年5月,在得到台湾空降特务头子蒋连钧的相关活动情报后,王洪福等3名公安战士在磐安、天台交界的深山中埋伏20余天,在所带干粮即将吃完的情况下,他们以野莱、地瓜充饥,坚守在密林中蹲点搜寻蒋连钧。后来,他们又在四协乡横岩下村先后潜伏共6个月之久。在活捉蒋连钧无望的情况下,王洪福伺机将其击毙,成功破坏了台湾敌特的密谋行动,在华东地区引起不小轰动。

王洪福在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的“对共产主义和共产党有何认识”一栏中这样写道:“我要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转业后,他深藏功名,在岗位上默默奉献,清贫一生。1991年,王洪福身患肺癌就诊费用巨大,在最困难的时候,为不给国家添麻烦,他放弃治疗,于1992年离世。

“爷爷的事迹深深激励着我。”在参加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老兵讲坛”上,王洪福的孙子王罡表露心声,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宣讲能够激励更多年轻人奋发向上,珍惜当下,积极作为。

他们是普通人,但面对危险,挺身而出,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信仰不灭,用生命和鲜血迎接黎明的到来。在剿匪战斗期间,盘峰英雄儿女冲锋陷阵,不惧牺牲。村民孔庆龙因儿子孔万林参加革命受牵连,被国民党土匪杀害于丁埠头村;村民郑苏兰因男友孔万清参加革命受牵连,被国民党土匪蹂躏后杀害于樟村村;陈金礼在参加四协庐山头剿匪战斗中负伤致残……他们都为浙东革命事业和磐安的解放作出了巨大牺牲。

正是因为老一辈人的大无畏、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才换来如今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他们的精神品质也潜移默化影响着一代代盘峰儿女。同陈金钗一样,战士孔万林的儿子孔祥厅继承了父亲的革命遗志,担任沙溪村党支部书记18年,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进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建设美丽沙溪奉献了自己的光和热。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革命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回望历史,我们之所以能够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在老一辈革命先烈的影响下,盘峰儿女将这种红色基因融入血液、深植骨髓,一代接着一代干,一棒接着一棒传,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