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磐安—磐安百年党史┃用生命唤醒劳苦大众 ——方前地区党组织革命历程追寻
2021/04/01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胡妙良 张鹏 卢樟海 方雅丽 党员代表 孔海燕

1929年,方前地区成立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他们开展“二五减租”“请财神”等活动打地主恶霸,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由此拉开帷幕…… 

3月26日,县融媒体中心“红动磐安”大型采访活动深入方前、民范(乌岩坑)、炉田、寺岙等村,探访陈方球、施仁灶等革命先烈与反动政府及地主劣绅斗智斗勇的革命历程。

古道

“沿着这条路走上去就是当年陈方球他们开展革命活动的地方。”在村民倪余祥的带领下,我们沿着乌岩坑古道来到西坞山革命根据地旧址。这条古道是通往西坞山的唯一通道,也是连接金华、台州、绍兴等地的要塞,全长5公里,东起乌岩坑村,翻越西坞山后途经尚湖镇岭干村,再通往县内外。当年陈方球就是利用古道的艰险崎岖,率领方前区大队,在山坡上设岗哨、建碉堡,依山扎寨。队伍起居司号,日夜操练,纪律严明,开展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

陈方球出生于1903年,是方前镇寺岙村烂泥塘自然村人,也是方前地区第一位共产党员。1923年,陈方球毕业于天台中学,翌年至临海黄沙白水洋太园村小学教书。他出身农民家庭,深知劳动人民疾苦,素有抑富济贫的思想。1928年3月,中共党员余虞廷、郑思科(郑思科与陈方球是天台中学同学)到黄沙活动,见陈方球思想进步,倾心革命,便介绍其入党。

同年8月,陈方球受中共浙南特委的委派,回到方前开展地下革命活动。先后吸收了施仁灶、洪时虎、沈老五、洪余柳、倪银潘、施小铁等8名同志入党,在炉田村沈氏宗祠建立了党支部,陈方球任支部书记。

1929年2月,时任中共天台县委书记石瑞芳扮作卖盐人,来到西坞山传达中共浙江省委“开辟新区,组织农民武装,积极准备暴动”的指示,鼓动、组织、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接受指示后,方前地下党组织迅速在乌岩坑西坞山组织了70余人的农民革命武装,由陈方球任政委,施仁灶任大队长。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方前区大队和群众打土豪、惩劣绅,西坞山成为革命根据地,队伍规模最大时达到120多人。

“当时大家都知道陈方球、施仁灶在西坞山搞革命活动,有村民就劝他们:不要搞了,被抓住要杀头的。他们说,我们搞革命是为了让大家都能过上好的生活”。今年89岁的民范(乌岩坑)村村民施宅正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就是长辈讲述乌岩坑的革命故事。

经多年的革命运动实践,陈方球认识到方前地区的农民群众还没有广泛深入地发动起来,许多农民对共产党和游击队还缺乏信任,生怕游击队走后会遭到地主豪绅和国民党的报复。陈方球决定狠狠地打击国民党的嚣张气焰。

1929年8月13日,陈方球率30多人应东坑口村农民协会的邀请,从西坞山出发翻山越岭奔赴东坑口,协助开展“二五”减租斗争。陈方球等当面驳斥国民党东阳县长,使其灰溜溜离开东坑口。同年10月,陈方球、施仁灶带领70多人,到距方前15公里的天台街头打土豪劣绅。大地主曹六妹、曹九妹闻风而逃。大家抄了地主家,把衣服、家具、粮食统统搬出来,分给穷人。临走时,还在街上贴了许多标语,向广大群众宣传共产党政策,号召劳苦群众团结起来,打倒贪官污吏、土豪劣绅。


Screenshot_2021_0401_205524.png

西坞山红军革命斗争造成地方豪强的极大恐慌,许多地主豪绅纷纷跑到城里向国民党政府求救,要求派兵征剿,捉拿陈方球等人。1930年3月8日,正值方前集市,天台县伪县长张宝堔派自卫队队长崔杰带兵驻守街头,伺机围剿,企图消灭方前区大队。

当天崔杰带着二十来个自卫队士兵,来到方前找到当地望族施友政。在一番寒暄后,得知他们是从15公里外的街头而来,此行目的是抓捕“匪首”。施友政一面招呼自卫队留下吃中饭,一面安排他们入住厢房。

在施友政的殷勤招待下,自卫队队长崔杰放松了警惕。见身边无人,崔杰拿出一份抓捕名单,让施友政帮助捉拿“匪首”。接过名单,施友政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妙,原来名单上的头号人物就是好友陈方球。施友政故作镇定,表面上表示愿意配合抓捕,心里寻思着如何通知陈方球等人。

正当施友政心急如焚时,恰巧两个人有说有笑地从后门进来,手里还拎着一刀猪肉。施友政定睛一看,正是陈方球和施仁灶。崔杰看到有陌生人突然出现,立即声色俱厉地问道:“他们是什么人?”施友政急中生智回答道:“这是我的朋友,来赶集的。”见崔杰不断打量陈方球和施仁灶,施友政马上转移话题说:“今天集市非常热闹,要不我们上街玩一下,或许能碰到‘土匪’。”待把自卫队骗至街上,施友政又以解手为由趁机赶回家中。见陈方球、施仁灶还在等候,施友政赶紧向他们通报了自卫队来捉拿他们的情况,叫两人火速转移,陈方球和施仁灶躲过一劫。

陈方球、施仁灶回到西坞山后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对策。全体指战员决定主动出击,狠狠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3月下旬的一天凌晨,陈方球、詹跃华、施仁灶等带领区大队攻打街头镇。红军英勇善战,敌军死伤多人,崔杰见势不妙,狼狈逃窜。红军冲进街头敌军驻地,将敌人丢下的衣物文件等,连同“忠义祠”一并烧毁。

1930年4月,陈方球又计划突袭东阳县政府,故意派人到东阳各地扬言:“红军要攻打巍山了。”东阳县政府信以为真,将驻守东阳县城的县保卫团调到巍山。陈方球乘东阳县城兵力空虚之机,立即组织人马冲进东阳县政府,打死打伤敌人多人,烧掉了机关文件账册。

Screenshot_2021_0401_205543.png

方前区大队的武装斗争危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招致天台、东阳、新昌等地国民党驻军的疯狂反扑。同年10月24日,天台、东阳两地驻军300多人和地主武装200多人,从炉田、乌岩坑、桐油山、付岙四路进兵集中攻打西坞山红军。陈方球、施仁灶亲自指挥,英勇还击,一连数次击退敌人的进攻。

在这次战斗中,20多名红军战士不幸被捕。时年18岁的施宅宽,被敌人残忍地在门槛上轧断了脖子。沈老五、洪余柳、倪银潘三人被关进东阳县国民党牢房,任凭敌人用尽酷刑,但他们坚贞不屈,始终没有透露党的机密,就义时仍在高呼“共产党万岁”、“红军革命一定胜利”。

68岁的施逢达老人是施友政的儿子,他回忆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樟树脚四合院不幸失火焚毁,但父亲帮助陈方球脱险的故事依旧历历在目:施友政的姑姑嫁在寺岙村烂泥塘自然村,距离方前村2.5公里。小时候,施友政经常到姑姑家玩耍,结识了陈方球。他俩经常在一起摔跤、玩游戏,堪称“光屁股朋友”,后来还成为私塾的同窗。

“虽然父亲帮助陈方球在方前脱险,但也没能挽救西坞山革命根据地被‘围剿’的命运。”施逢达叹息,1930年10月,方前区大队在国民党残酷“清剿”下暂时分散隐蔽。陈方球趁隙回家告别妻儿,打算暂离家乡伺机东山再起,不料行踪被敌人侦悉。国民党军警包围了烂泥塘村,妄想一举活捉陈方球。施逢达说:“我太爷爷是举人,我们家在当时是名门望族,人脉关系好,当得知围捕陈方球的消息后,父亲便立刻派亲信暗中通知陈方球,让国民党的围捕计划再一次落空。”

陈方球得施友政通风报信,迅速躲进堂屋后的双层隔墙里。军警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全搜查遍,还是找不到陈方球,于是敲水缸,砸家具瓦片,疯狂一阵后,撤离了烂泥塘。陈方球躲进山里脱离危险。陈方球、施仁灶出走于新登富阳,不久后又辗转回到家乡开展革命斗争,但是家中房屋已被敌人砸毁,家产也被洗劫一空。

面对残酷的斗争形势,陈方球等人转入地下工作。为掩人耳目,陈方球舍弃烂泥塘的老屋,在麻车岙的外祠堂开了一间杂货铺,秘密开展革命斗争。寺岙村党支部书记陈海涛回忆说,当时,距离外祠堂不远处有一座石拱桥,名叫街路许桥。陈方球与党组织接头大多是在该桥上进行,他们相互约定特别的“暗号”,双方接头时会故意将衣襟的上下纽扣扣成不对称的样式,不同的扣法代表不同的含义,以此来甄别敌我。在这个杂货铺里,陈方球带着伤痛坚持革命工作,直至英勇牺牲,年仅36岁。

虽然方前地区的革命斗争被国民党当局残酷镇压,但唤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觉醒,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打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