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美丽乡村的幸福生活 ——从乡村蝶变感受农村发展的时代力量
2020/11/18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杨适时 张淑华 杨陈丽 陈家豪
  初冬暖阳,浙八味药材城又迎来一个繁忙的集日。新渥街道宅口村太平洋小区毗邻药材城,农家乐“八味人家”却闹中取静。几位安徽客商正在宽敞的大厅内悠闲地喝茶聊天,一阵阵浓浓的酒香时不时地扑鼻而来……

“八味人家”业主陈忠一见到县融媒体中心《牢记总书记嘱托 建设重要窗口》栏目组,马上与记者一一握手,热情地沏茶。入座后,陈忠深情地回忆,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宅口村调研,关心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正是这一年,他从北京回到老家开饭店。指着自己家这幢六间六层半的新房,陈忠说:“ 17年来,我亲身见证了村民居住条件大大改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这好生活是党的好政策带给我们的!”


“八味人家”,幸福花开

陈忠今年50岁,一家四口人,有一儿一女。20岁时,他参军入伍,并荣立三等功,退役后曾在北京从事餐饮行业。2003年,从北京回到宅口村,他一家人住在一间48平方米的房子里。一楼出租给亲友做电车加工,二楼做客厅与厨房,一家人住在三楼的一个房间里。房子层高4米,楼梯台阶特别陡,为了安全,女儿3岁前,他从不敢放手让她单独走楼梯。因为家里只有一个房间,所以丈母娘来串门几乎都不在他家过夜。回忆起当时的住房条件,陈忠说:“相比老区里没有改造的农户,我的住房也算马马虎虎了,当时有些在外工作的村民回家,有时不得不住在旅馆里呢!”

2003年6月12日上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宅口村调研,时任宅口村党支部书记陈家仁全程陪同调研。回忆往事,64岁的老党员陈家仁感慨说:“总书记非常了解农村的情况,对改善农民居住条件非常关注,讲话非常接地气,正是他的指示引领新农村建设步入快车道。”

9时30分许,中巴车在村水口的苦椎树下停下,一下车,习近平就亲切地与陈家仁握手。陈家仁一边汇报村基本情况,一边陪同习近平参观宅口村。得知为了保护两棵六百多年苦椎树和柏树,村里专门调整了村庄规划,习近平点头称赞。在曹柏山门口,习近平看到一排排新房,陈家仁马上介绍说这是1998年以来,宅口村实施一期、二期旧村改造后的房子。听了情况介绍后,习近平说,通过旧村改造让老百姓住新房子,宅口村这项工作做得很好,未来工作中要统筹考虑新农村建设,注重“穿衣戴帽”,强化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在座谈会上,习近平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要求。

1998年至2003年,宅口村先后实施三期旧村改造,共拆迁安置农户270多户、屋基300多间。2003年以来,乘着新城区开发建设的东风,宅口村实施了药乡路延伸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拉开了道路框架。针对群众的呼声,宅口村分期推进太平洋小区建设,努力破解无房户、拆迁户、住房困难户及部分危房户的住房难题。截至目前,宅口村已为太平洋小区配套建设投入500多万元,安置农户170多户、屋基600间。村党支部书记陈梦笔从1995年至今一直担任宅口村主职干部。回顾旧村改造工作,他说:“农户拆迁安置工作困难很多,能做到这份上,我们靠的是党员干部齐心协力,靠的是干部带头,靠的是干部不怕吃亏”。

2015年,宅口村太平洋小区二期工程加快推进,期盼了多年的新房梦终于近在眼前,陈忠为此中断了从事几十年的餐饮业,集中精力忙活新房的事。陈忠兄弟俩花了130多万元,投标安置屋基,共投入300多万元,建成6间6层半房子。2017年7月,陈忠迎来新房乔迁的大喜日子, “八味人家”隆重开业。

如今,“八味人家”一至二楼为大餐厅,三至五楼为营业客房(共有15个房间),六到七楼为自住房间。除了农家乐生意,陈忠利用与新城区果蔬市场一路之隔的区位优势,在自家地下室做起酿酒生意。他酿的糯米白酒、猕猴桃酒、红枣酒在当地小有名气,地下室里酒香四溢,整齐地放着硕大的酒坛,储存的酒已达一万多斤。陈忠满脸笑容地说:“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之前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啦,这日子真是过得舒坦。”


乡村旅游,别样幸福

2006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再次到磐安调研。在尖山镇,习近平指出,乌石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是宝贵的资源,要保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抓住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搞好乡村旅游,带领村民致富,建设美丽乡村。践行总书记的指示,发展乡村旅游、保护古村落……美丽乡村建设的种子在全县生根开花……

初冬的晨雾渐渐散去,尖山镇湖上村陈界自然村上空的蓝天分外迷人,民宿“尖山云顶”的店招熠熠生辉。房前有一个偌大的庭院,乌石砌成的矮墙在阳光中晶莹闪耀,鱼池中的假山泉水叮咚,精致的黄藤架上一片葳蕤青葱,客人在秋千长椅上悠闲地晒太阳。敞亮的客厅里,冯小林一边接电话,一边登记客人订房信息,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冯小林老家在湖北,嫁到陈界村已十五年。之前,她与丈夫周仲良在尖山卖熟食维持生计。2009年,她顺应形势发展,回村开起了农家乐。几年下来,生意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好。冯小林生性不服输,本着“穷则思变”理念,暗暗谋划农家乐提升发展之路,并专程到莫干山等地考察民宿情况。2016年,我县美丽庭院建设在全县如火如荼地展开,这正中她下怀,她家成为陈界村第一批五户精品庭院建设试点农户之一。为了提升品位,冯小林花了血本,雇了石匠纯手工打磨本地的乌石,用于建设庭院,光此一项就花费5万多元。她家的庭院由县美庭办委托专家设计,累计投资13万元,远超出了精品庭院的验收标准。后来,所有农家乐业主都自发建成了精品庭院,因为它更受到顾客的青睐。

同时,冯小林耗资100多万元,对原来农家乐进行重新装修,房间从原来10个减至6个,床位从20个减至9个。一楼是厨房与客厅,二至四楼分别是小欧式、新中式、阳光房风格的房间,房型有亲子房、标间、大床房三个类型。邻居看着原来好好的房子拆得七零八落,建筑垃圾满地……一个个摇头叹息,背地里议论纷纷:怎能说拆就拆?房间少了还能赚钱?这不是败家吗?这让冯小林的压力陡增。不过,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2017年8月,民宿“尖山云顶”开业,纵然房价在每晚380元至580元,但生意火爆,回头客多,一年毛收入能达到六十至七十万元。冯小林说:“七、八月份,我的客房几乎没有空过一天,现在基本坐等客人上门就好了,邻居都称赞我家端上‘铁饭碗’了呢!”

陈界村共有103户、238人,全村80%以上人口从事农家乐产业,共有农家乐38家(其中高端民宿12家),床位968张。2019年全村共接待游客26万人次,实现直接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

湖上村党支部书记周红光已连续25年担任陈界村主职干部,组织实施村里三期旧村改造。如今,除了一幢由村集体收储的四合院之外,陈界村再也看不见老房子了。2007年10月,为了发动大家开办农家乐,时任村党支部书记周仲贤、村委会主任周红光庄严承诺:十年内,村主要干部不安置屋基、不开办农家乐,保证让村民先富起来。近三年来,该村先后投入数千万元,完成三线地埋、环村自行车绿道、荷花谷、休闲广场、乡村大舞台、创意公厕等旅游休闲设施配套。十年来,周红光、周仲贤切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十年后,他们在村民脸上看到了走向“很高境界的富”的幸福微笑。

古村保护,老树新花

2020年春节,九和乡三水潭村的杨氏宗祠恢复了往年的热闹景象,全村的杨氏子孙济济一堂,到此“打卡”祭拜祖宗。村党支部书记杨放明告诉记者,该宗祠原本已比较破败,为安全起见已中断了供奉祖像和祭拜活动,幸亏县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古村落保护工作,扶持村里对杨氏宗祠、廿四间四合院开展抢救性修缮,让这些古建筑重新焕发了青春。

三水潭村是中国传统古村落,2019年,作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第五批一般村,三水潭村先后投入近70万元,开展杨氏宗祠等古建筑、古民居的抢救性修缮,其中廿四间四合院的修缮耗资41万元。完成修缮后,原本破败不堪的四合院开始身价倍增,住户杨陈康已紧锣密鼓地开始装修自己的一间半古民居。他的房子前后都安装上了仿古木窗,屋内堆满装修材料,横梁上悬挂着一盏“根雕”创意台灯。杨陈康试水自己的房子开民宿只是他创业计划的“序幕”,他与村集体进行接洽,拟租用村集体的八间古民居做民宿。

作为AA级景区村,“保老区、建新区、不拆古民居”逐渐在三水潭干部群众中形成共识。村民杨相伟说:“保护古村落的政策好,保住的老房子将来肯定比新区的房子值钱,有老房子才会有项目政策倾斜,才能带来人气。”

思想的光辉照耀着大地,我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用实干担当加速乡村“蝶变”。17年来,我县实施农村基础设施项目5200多个,投入建设资金近十亿元,农村人居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全县已建成“十美村”206个、“十美整洁村”85个,创建省级美丽示范乡镇5个、特色精品村14个、历史文化村落 32 个。2016年以来,全县拆除危旧房31万平方米,建设农民公寓5.32万平方米。2018年,我县荣获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截至目前,全县拥有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961家、床位1.83万张,2020年1—10月接待游客185万人次、营业收入2.84亿元。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