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时政
江南药镇这一路┃云中自古产好药
2020/10/18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卢明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巍巍大盘山孕育万物,中药材是上苍对这方热土最珍贵的馈赠,也是她最引以为傲的掌上明珠,引得无数隐者为之痴迷。

大盘山,我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的最重要种质资源库,所在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中药材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片神奇的土地得天独厚,山水土质和湿润气候特别适宜中药材生长,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这个“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大盘山所产中药材品质优良,炮制讲究,应用范围广,疗效佳,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有58处运用“浙八味”。大盘山在哪儿?她就在“群山之祖,诸水之源,浙江之心”美誉的磐安,这座拥有1219种药用植物的“中国药材之乡”。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群山之祖孕育着美丽神话,诸水之源流淌着美丽传说,浙江之心云中自古产好药。

距离县城大约5公里有座山叫白云山,山上有个村庄,盛产浙八味之一的杭白芍。村中流传着一个传说,白云山种杭白芍与东晋道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有莫大渊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诗经·郑风·溱洧》中,古人赠以芍药,表达惜别之情。葛洪云游至磐安前,有位友人曾赠送给他一盆芍药。到磐安后,葛洪见白云山钟灵毓秀,云雾缭绕,是个修身炼丹的好地方,于是就留了下来,在山顶开设丹炉。由于他见这一路带来的芍药似乎在炼丹过程中派不上用场,又不舍丢弃,顺手将其种在门口。日复一日,到了第二年,芍药居然变成了一大丛,还开出了大如碗口的鲜艳花朵,这不禁激起了葛洪研究其药用功效的好奇心。在他的钻研下,芍药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能,渐渐被世人熟知。为了治病救人,造福一方百姓,葛洪将芍药的栽种方法留了下来。

独特优渥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不一样的药材。白云山村大堂坞处和村办公楼前各留有一口古井,井水冬暖夏凉,爽口甘甜,据传古人就是用这里的井水浇灌芍药的。白云山所产的杭白芍,气味芳香,质实沉重,久煮不糊,且体形美观,圆如竹棒,直如尺,皮黄褐色,肉米白色,横切面呈菊花纹。曾经有位葛氏太公,运药材到苏州,不小心将杭白芍与安徽药商的混到了一起,大家你说你,我说我,一时分不清。葛氏太公就拿起一根白芍,掰开给大家看,里面布满了纹路,俗称菊花心。于是两家人和和气气,分了白芍。与众不同的菊花心杭白芍疗效突出,有着老字号“云白芍”之美名,被朝廷钦列为贡品。明嘉靖《永康县志》载:“白瀛山,山顶平坦,广数亩,围三十里许,多种药材,其芍药最有名。”因此地芍药价格昂贵,堪比白银,所以白云山又被叫做“白银山”。

磐安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从葛洪传道大盘山,向当地百姓传授种药,距今已近2000年历史。勤劳的磐安人将种药技巧深深烙印在基因上、融入血液中,代代传承,延绵千年,历史的长河中留有浓浓的磐安药香味。

著名“浙八味”中,白术、元胡、浙贝母、玄参和白芍这五味药材主产于磐安,人称“磐五味”。据史书记载,唐天祐年间(904-906),磐安境内始种元胡,其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能对战马疗伤有特效,有“马吃抵人参”之谚。磐安元胡更是精品,个大、饱满、坚实,且生物碱含量高,深得药商青睐。白术,与人参齐名,素有“南术北参”之誉,它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据记载,北宋绍圣元年(1094),磐安山区始种白术。明万历二十八年《东阳县志·万历补刊》里也记载:“白术,玉山民多种,以为生,余药皆有之。”磐安白术,个大沉实、外观黄亮、香气浓郁,断面呈菊花纹,特别是其形体似蛙、似狗头,为术中精品,被历代医家所推崇。东贝始产于清代末,主产于新渥、冷水一带。磐安产的东贝外形和内质均接近川贝,在浙江贝母中居首位,其统购价格是浙贝母的5.7倍……一株株生长在大盘山深处的野生药材,经过先人的栽培移植,逐渐成为家种药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国家对药材购销政策的放开,我县大力发展以“磐五味”为主体的中药材产业,栽培药材品种40多种,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内知名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重要出口基地。

宋朝时,“磐安药材贩运宁、绍商埠外销”,这是千百年来,磐安不断与中药材打交道、贸易日渐繁荣的缩影。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一天,玉山古茶场内如往常一样人头攒动,茶叶、道地药材的叫卖声不绝于耳,突然官道上响起一阵锣声,嘈杂声渐息,这是朝廷正式委派东阳县衙管理茶场的日子,“奉谕禁茶叶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粮食洋价称头碑”“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三方石碑被衙役们肩挑背扛安放在茶场显眼位置,“即日起,奉谕禁茶叶洋价,禁粮食洋价,禁白术洋价……”待知县宣读完圣谕离去后,三方石碑旁围满了人,大家窃窃私语、交头接耳,都在议论碑上内容:古茶场的交易品种主要是茶叶、白术与粮食;茶叶、白术和粮食是由官方定价的;地方上的中间人不得参与……百年风雨在石碑上留下了斑驳印迹,“奉谕禁白术洋价称头碑”是国内最早发现的朝廷关于中药材交易市场的石碑,可见磐安中药材突出的历史地位。

历史轮回不断见证无数客商为磐安药材着迷,民国时,各地药商到磐安收购白术、元胡等药材,时有“药花开满若霞绮,玄参白术与白芍,更有元胡,万国皆来市”之说……

贸易往来,让磐安药材声名远播,所产药材品质上乘、家喻户晓,一味味中药材如插翅般飞入皇室:唐朝时指定白云山所产云白芍为贡品;元朝时指定大盘山出产的淡竹叶为贡品;元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将大盘山所产的13种野生中药材列为贡品;民国时期“磐五味”传统道地药材享誉国内外……直至今天,磐安地产药材因为品质优良,在市场上深受大型药企的欢迎。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大盘山,大盘山的神奇造化孕育了道地药材。传承千年的药乡,积淀千年的药文化,无不见证:磐安云中自古产好药。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