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时政
我们这五年“十三五”成就集中展示┃大平台:构建跨越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0/12/27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楼俊俊

五年跨越,巨变谱华章。十三五期间,我县稳步拓展城市、工业、农业、旅游业、特色小镇五大发展平台,培育壮大“1+3+3”产业体系,构建起跨越发展的四梁八柱。如今的磐安,区域经济稳步增长,产业发展蒸蒸日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百姓生活气象万千……一个生态、美丽、和谐、宜居且充满活力的山区县正悄然崛起。

入冬后的磐城,天气日渐寒冷,但各项目建设火热推进。宝龙广场项目现场,塔吊高耸、车辆穿梭,一派繁忙场景;文溪岸边,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正加紧建设;安文中小学迁建工程正在开展二次结构、市政工程施工;县人民医院急诊医技综合楼项目已完成年度任务的85%……

走在城区,放眼四望,高楼林立、车流不息,生态绿道环水而建,休闲公园依山而造,山水相映、城水交融,眼前的一切让人耳目一新。这已不再是之前那个落后的小县城。

小县城也有大梦想。2017年3月,我县启动复县以来规模最大的老城区拆迁改造,统筹推进“拆、建、管、融”,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截至目前,城上西、东溪街南区块完成选房安置;市口、五指、县府东侧等区块已基本完成建设;大田畈、文明街、东溪街北核心区块、桃花坞区块安文中小学迁建工程已完成主体结顶;上宅、中宅、后田畈区块全面实施住人危房改造和住房特困户安置。

“三年显成效,五年出品质。”如今,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区块精彩蝶变,美化绿化亮化齐头并进,工业企业退二进三,老城区旧貌换新颜,一片朝气蓬勃、生机盎然。

近年来,我县坚持走好“一盘棋”,加快推进老城区、新城区、云山旅游度假区“一城三片”协同发展,万影达影视文化产业园、国药文化城、云山康体养生度假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的招引落地,为磐安高质量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同时,加快推进城郊村建设,实现与城区无缝衔接,构建资源共享、产业互促、发展共赢的新格局。

城市建设重在“精耕细作”,注重内外兼修,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更要“城乡双赢、产城融合”。建设“幸福之城”,磐安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12月24日下午,全省新时代美丽城镇和特色小镇建设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召开,我县江南药镇被正式命名为第四批省级特色小镇。

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道地药材是磐安的金名片。2015年 6月,江南药镇作为全省唯一中医药健康产业类特色小镇,入选首批37家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五年来,江南药镇举旗扛鼎、开山架桥,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特、从特到精”的历史性跨越,2016年至2019年连续四年获考核优秀,成为传承、振兴、展示中药文化的重要窗口。

江南药镇按照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四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思路,拉框架、优布局、强功能、聚产业,基本形成药镇核心区十分钟交通圈、1平方公里“千亩百亿”产业圈、3.9平方公里蓝绿交织生态圈。

产业基础实,经济发展强。江南药镇引进以一方制药、康恩贝等为龙头的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企业122家,中药营销保健企业764家。吸引俞同春等65个特色产业项目相继投产达效,浙中影创城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至2019年底,江南药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2亿元。

加工技艺展示厅、非遗讲堂、加工体验厅……和新城中学一路之隔的九和堂药材行内,“磐五味非遗体验馆”成了学生们学习中药知识的“打卡点”。近年来,江南药镇大力推进文旅融合,以中药文化为魂,相继建成参茸保健品一条街、药膳一条街等17个主题旅游景点和配套设施,实现“药在景中、景在镇中”,年游客人数突破85万人次。

目前,江南药镇全面建成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成功创建全省数字化试点园区,建成全省一流的中药材品质监测机构;先后建立院士工作站2个、中药研发平台10个、科普科研基地6个、产业发展平台2个……对高端要素的吸纳能力日益增强,夯实了小镇创新发展根基。

唱活“药材戏”、念好“致富经”,江南药镇使命在身、重任在肩,再擂战鼓、再鼓干劲,向打造特色小镇2.0版奋力迈进。

近段时间,不少游客来到风崖谷景区游玩,领略“华东小九寨”的优美风景。风崖谷景区目前已投资近2亿元,打造了华东最大的7D玻璃桥、华东最高的玻璃景观台、全国最长的高山滑道等项目。

“空中飞船项目已完成建设,正等待验收。”景区业主张向宇说,为进一步提升景区品质,今年实施了停车场、通景公路、游客餐厅等基础配套建设。

超级截屏_20201227_202559.png

一个景区兴一方村民。依托风崖谷景区,尚湖镇岭干村已发展农家乐24家,村民们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毗邻十八涡、舞龙峡等景区的尖山镇乌石村,现有农家乐186家、4000多张床位,已成为磐安旅游的一张名片。

随着“全县一景、全域旅游”的发展,我县建成3个国家4A级景区、10个3A级景区和8个景区镇、122个景区村、108个农家乐特色村;全县共有农家乐961家、共享农屋2130户。同时,涌现出三亩田、“悬崖村”、横路、灵江源森林公园等一批“网红”打卡地,吸引着八方游客慕名前来,在带来“网红经济”的同时,“身心两安、自在磐安”旅游品牌声名远播。

山呼海应架金桥。作为省级生态旅游文化类山海协作产业园,磐普产业园的建立,为我县旅游业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这几天,云鼎酒店正加紧推进内部装修,争取春节对外营业;“白云颐居”四星级酒店正在进行扫尾工作;投资50亿元的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项目启动一期164亩建设用地挂牌……

磐普产业园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3.56平方公里。今年,园区共招引落地亿元以上文旅产业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额80亿元。

“大平台+大景区+大项目”建设,推动磐安旅游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20年1至11月,全县接待游客1416.7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31.29亿元,产业规模和带动效应已不可同日而语。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工业兴则经济兴。近年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汇成了我县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

磐安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今年以来,磐安工业园区全力推进两大园中园建设,目前塑料产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入驻4家企业;汽摩配产业园已完成规划编制,落地指标50亩启动平整。同时,紧抓项目“牛鼻子”,出台园区58项年度重点任务作战清单,全年新引进工业项目11个,盘活低效闲置用地505亩。

金磐智能制造园完成一期改造,并引进落地3家智能制造类企业;春光科技二期项目完成厂房竣工验收;威邦集团三期项目完成1号厂房项目投产……一个个项目的建设,印证着金磐开发区加快发展的铿锵足迹。据了解,开发区现有各类经济主体2000多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2家。工业用地亩均税收超35万元,连续5年居金华市各类开发区前列,走出了一条“飞地经济”发展之路。

紧盯“三个百亿建设”目标,新城区今年重点谋划了康体养生园、高铁站场核心区、生态物流园等12个重点招商项目,全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与电子信息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的“补链、延链、强链”工作。目前,新引进项目14个,完成招商引资签约36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2个。

抓工业就要抓平台。我县在大力推进磐安工业园区、新城区、金磐开发区三大工业主平台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汽摩配产业园、塑料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五大“园中园”建设,以及名创小微企业园、方前镇小微企业园、尚湖镇小微企业园等五个小微企业园建设。

工业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我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动适应新形势、贯彻新理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磐安赶超跨越、后发崛起提供硬支撑。

走进方前穗丰粮食专业合作社基地,只见一陇陇绿油油的小麦长势喜人。“我们一年种两季,10月份稻谷收割后,就换种小麦。”基地负责人施尚明介绍,今年共种了230亩水稻,售卖大米加上政府补助,收入可达20多万元。

穗丰粮食基地是我县万亩水稻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磐安山多地少,如何走出一条农业发展的通天大道?我县按照“12581”工作思路,着力建设中药材、茶叶、茶籽油、水稻、旱粮、瓜果、高山茭白、中蜂养殖等八个万亩农业基地。到2020年底,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9万亩,中药材面积7.25万亩,茶叶面积8.1万亩。

在农业平台建设上,我县聚焦农业“标准地”建设,持续推进“一亩万元”模式,提高种养效益,高山茄子和红爪姜两个品种亩产值最高达4万元。实施品牌强农工程,玉山茶叶特色农业强镇通过省级验收;“磐安云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品牌价值达18.01亿元。

加快绿色高效农业发展,是我县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最好诠释。我县抓好1个省级和4个市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创新开展绿色农业科技示范(“肥药两制”改革试点)主体培育种植业50家。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磐安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经营走向立体经营,全县农业产业阔步前行,描绘出了一幅绿色田野尽丰收的美丽画卷。

格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抓城建、强工业、兴旅游、壮农业、建小镇,“五大发展平台”并驾齐驱、同频共振,为我县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