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32年坚守农技推广一线 深耕大山的“三农”老兵
2020/09/30 来源:磐安新闻网   记者 卢明

玉山台地冷水茭白的采收期让玉山群众迎来一波农忙时刻。为了提高来年产量,最近,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忙于茭白种苗提纯复壮及薹管育苗工作。他个子不高、肤色略黑,话语不多,一拿起农作物两眼便会炯炯发光,他就是县蔬菜技术推广站站长、农技推广研究员陈加多。

身怀农技,满腔热忱回报家乡

陈加多的祖辈、父辈都是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是首要大事”的年代,看着父辈们一生都在“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年幼的陈加多立志长大后要用科学技术让农田增产,让父亲干活能够轻松点。

1988年,陈加多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本科学历的他原本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但那时磐安刚刚复县,方方面面都急需人才与技术,为了完成儿时的理想,他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毅然回磐以圆山区农技推广梦,成了较早一批到基层工作的大学生。

我县有“群山之祖”之称,山多地少的现状遏制了农业发展,也束缚着农技员们的手脚。陈加多当时被分配到条件最艰苦的盘山区农技站工作,山路崎岖,交通不便,推广农技面临着巨大挑战。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县开展“吨粮工程”。为了把病虫防治、农作物栽培等种植技术传授到偏远农村,陈加多常常翻山越岭跋涉十几里,甚至几十里路,“多个人掌握先进技术,就少个人挨饿。”四季轮回,风吹雨打,他一直在推广农技的路上。付出和回报是成正比的,1989年至1993年,陈加多连续四年获得“农业丰收奖”。

路,在陈加多脚下越走越宽;技术,在他手上越传越广。32年来,他根据我县山区耕地少、海拔差异大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组织农民试验、示范和推广,研究生产中遇到的新问题,主持推广单季茭白优质高效栽培技术13.8万亩、推广山地茄子长季节栽培技术3.1万亩、推广瓜菜集约化育苗技术8.2万亩。

陈加多主持的农业科技项目多次获国家、省、市、县奖项。2020年,他获得“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突出贡献个人”称号;2020年作为浙江省7名候选人之一获省农业农村厅推荐参评全国百名“最美农技员”,连续3届被评为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心系农民,真情付出赢得信任

又是一年暑夏时,只要陈加多到冷水镇箬坑村胡山自然村作技术指导,该村瓜果专业合作社都会将最大、最好的一只瓜送给他品尝。“没有陈站长的帮忙,我们的西瓜也不会像现在一样畅销。”村委会主任陈宝希真心感谢陈加多当年的帮忙。

2017年8月,偏远的胡山村因各种原因,500亩高山西瓜(存田量70万公斤)滞销,眼看要腐烂在田里。陈加多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第一时间联系义乌广电等媒体帮忙宣传。

通过大力宣传,许多收购商纷纷伸出援手,可“意外”又发生了。8月4日,约定送瓜的当晚,由于胡山村主要干部有事外出,没有统筹协调的主心骨,村民们乱作一团。于是,陈加多自告奋勇当起临时“救火队长”,连夜联系村民组织好瓜源,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第二天早上,顺利将西瓜送到义乌试销,打开了销路,仅一周时间就将所有滞销西瓜销售完毕。如今,胡山村因祸得福,高山西瓜再也不愁销路,每年产新时都有数十辆货车慕名进村收购。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后,陈加多用科学方法帮茄农止损增收,每株茄子增加收入17.6元,亩创收1.41万元。种植大户徐富良竖起大姆指由衷地说:“神了!神了!听陈站长的没错”。疫情期间,他深入蔬菜基地,奋战在保供给促生产一线,送种子、送服务,解决种植户困难,连夜为独创果蔬专业合作社联系特别通行证,挽回经济损失20万元,合作社负责人吕小伟感慨:“陈站长,真是我的好兄弟”……

只要种植户有需要,陈加多总能及时出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懂农业、知民情、爱农民”,这是大家对陈加多的评价和认可。

脚踏农地,带动一方产业经济

集约化育苗是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能解决一家一户不能解决的问题。

尚湖镇百禾蔬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余良原先是茄子种植和购销大户,经过多年摸索,他掌握了嫁接育苗技术,2012年他种植的115亩茄子,不仅产量高,而且抗病力强、口味佳、卖相好、价格高。

为了提高全县茄子产量,陈加多对陈余良的嫁接育苗技术动了“心思”。“转型后,栽种的风险和成本都能减少,还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这是一举两得的大好事。”陈加多多次找到陈余良,动员他转型专业从事嫁接育苗,帮助他争取农业科技项目支持,建起了嫁接育苗中心,2017年还被省农业厅列为浙江省十大集约化育苗基地。

为了迅速将茄子嫁接栽培技术向全县种植户推广,陈加多先组织基地科技示范户种植,给农民做好示范,然后再大力推广。2019年,全县98%的种植户已采用嫁接苗,平均亩产值达1.47万元,最高的达到3万多元,亩增收0.81万元。

我县山多地少,如何向有限的农田资源要产量,陈加多除了推广先进技术外,还积极向上争取项目。2018年,陈加多在田间不慎扭伤了脚,造成骨裂,医生建议卧床静养三个月。但陈加多为了不耽误工作,拖着病腿,拄起拐杖继续下乡指导,组织中央资金项目“茭白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验收、市农业重点科技项目“高山茭白种苗提纯复壮及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实施。“这两个项目都相当重要,一个可以解决我县冷链系统薄弱环节,延长茭白产业链;一个可以极大提高当地茭白的产量和质量,我不去现场真是放心不下。”陈加多告诉记者,自己苦点累点是次要的,老百姓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是他最看重的。

“我是农民的儿子。”这是陈加多常挂在嘴边的话语。32年来,陈加多的足迹遍及我县的田间地头,像“老黄牛”一样默默地耕耘着,用真情书写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初心,用行动践行农技助力全面小康建设的决心。


编辑:孔海燕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