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婺江源头婺剧村的“文化腔调” ——文化助推共同富裕的九和乡三水潭村样本(一)
2021/06/30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卢明

九和乡三水潭村四面环山,弯弯绕绕的大方溪、上坞溪、毛洋溪于村前汇合,再一路向前,时恰久雨初晴,上涨的水位流得湍急,溪中成群的石斑鱼逆流勇进,好一处鱼儿嬉戏逐浪的美景。

此乃婺江源头,溪水向前注入八达溪,奔向东阳江,涌进义乌江,最终融入婺江。溪畔古建静静伫立,先锋锣鼓热闹喧天,身动影舞举手投足都是戏,婺江源头的这个婺剧村,风言物语皆有型。

由精致勾画的脸谱装点的庭院,以经典婺剧曲目为内容的灯杆、彩旗,融入婺剧腔调的村歌手机铃声……三水潭村,是一个婺剧文化气息浓郁的村庄。

微信图片_20210630222445.png

“我们村婺剧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今年83岁的村民张生岳一聊起婺剧便津津乐道,他的爷爷在清朝末年曾是玉山片区出了名的婺剧正吹,会演奏笛子、长号等多种乐器。当时,玉山片区只有一个婺剧团名叫“凑龙班”,每有演出,剧团就召集片区内婺剧表演技巧数一数二的人员参演,“那时,农村没有太多娱乐消遣,婺剧就成了村民们喜闻乐见的节目,婺剧团深受周边群众欢迎。”

“我们村不仅婺剧历史悠久,村民学习婺剧的氛围也很浓厚。”今年67岁的村民杨彩堂告诉记者,他的祖上大多都会婺剧,受爷爷影响,他的父亲20几岁就开始学习婺剧,在当地小有名气。他回忆,外公对两个舅舅的生活习惯调教十分严格,唯独学习婺剧例外,只要兄弟俩拿起乐器演奏,哪怕练习到晚上十一二点,外公都不会反对。当时,村中几乎人人都会唱上几句婺剧,不管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山间林里,村民们忙着手头的农活,听着远处传来的婺剧声都忍不住附和几句。

正是在如此浓厚的婺剧气氛下,民国时期,三水潭村村民自发成立村中第一个曲班,由五六个村民组成,自弹自唱自演,初具早期婺剧团雏形,他们时常聚在一起表演,为忙里偷闲的村民们带去精神享受。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三水潭村组建了全乡第一个婺剧团,极大激发了村民学习婺剧的热潮,家家户户都有人前来学习、表演,编排的《智取威虎山》等革命样板戏,深受观众喜爱,时常应邀外出演戏,场场都是座无虚席。

“革命样板戏属于现代戏剧,与传统婺剧仍有差别。”张生岳表示。1980年,为了满足村民对传统婺剧的热爱,三水潭村干部特意挑了好日子邀请外地婺剧团到村中演出,但由于剧团协调失误,同时承接了其他村的表演任务,爽约三水潭村,引起村民不满。当时,不少村民提议,本村村民有表演样板戏的基础,为什么自己不组织学习传统婺剧,成立传统婺剧团呢?于是,有村民找到了张生岳。热爱婺剧的张生岳会同几个村民代表专程到尚湖大王村拜访原浙江婺剧团演员王小水,邀请他到村中教授传统婺剧。

“王师傅到村里教授婺剧的时候,吸引了许多年轻人争相学习。”王小水的到来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杨彩堂对此记忆犹新,每户人家争着邀请他到家中吃饭,留他住宿。当时年仅26岁的杨彩堂在亲朋的鼓舞下也跟着王小水学习婺剧正吹,且对王小水的婺剧技艺深表敬佩。王小水对80多个剧目烂熟于心,教授村民时信手拈来,他手把手教导村民,耐心细致讲解每一个动作、表情、唱腔蕴含的意义,方便村民通过细节深层了解每个角色的人物特性。张生岳记得,王小水经常欣慰地跟他说:“三水潭的演员基础好,学得快,将来成就肯定不小。”师傅诲人不倦,徒弟虚心好学,村民互帮互教,在良好的学习氛围助推下,三水潭村涌现出一批乡村“名角”,三水潭婺剧团再一次名扬四方,到县内外各地进行演出长达十几年,高光时刻,百分之七八十以上的村民都曾上台演出。村古建廿四间墙上挂着的几张婺剧团演出时的黑白照片,便是最好的佐证。

一勾一画,一描一饰。谁曾想,这活脱脱的戏剧脸谱后面是一张地地道道农民的脸。三水潭村从零星几人发展到全村皆“演员”,从小曲班扩大到大剧团。如今,该村已逐步形成“一人一技、一户一戏”的婺剧文化氛围,深山传唱的文化腔调,唱出了这个婺江源头婺剧村村民的豪迈与深情······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