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三代守墓人 接力护忠魂
2021/07/06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应羽淇

从城区出发,驱车1个多小时,再徒步1500米崎岖山路,来到双溪乡大山深处,这里群山连绵,松柏蓊郁。绿水青山间,静卧着一座无名烈士墓,长眠着“红挺一纵”三名红军战士。“没人知道他们姓甚名谁,但我们知道他们为了谁。”守墓人马财高一边说,一边轻轻抚去墓碑上的落叶。

青山埋忠骨 立碑悼英雄

马财高今年67岁,双溪乡山早村芝畈自然村人,是土生土长的“山里娃”,大半辈子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这些年几乎没有出去过。该小山村现在常住的只有3户人家,年轻人都已外出。面对外面世界的诱惑,马财高有自己的坚持,“我不走,我有割舍不掉的牵挂,我要在这里守一个故事。”

马财高一家默默守护一座无名烈士墓,是村里家喻户晓的,但烈士墓背后的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

晨光中的芝畈村,鸟声悠长,如泣如诉,不知不觉将我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年代……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留在南方的红军同几十倍兵力于己的敌军进行九死一生的三年游击战争。

“1935年11月19日,这个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这是我父亲马永周结婚的前一天。”马财高望着茶叶坞红军墓说道,当天下午,原本偏僻寂静的芝畈村一下子涌入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他们从窈川方向翻山越岭来到村口,先是敲开马希塘的家门。见不速之客人多势众,且个个背着枪支,马希塘不敢怠慢,把他们安顿在家中,四间房子一下子被挤得满满当当。因为马希塘只会说双溪方言,和这支队伍说的“官话”无法交流,他就赶紧召集几个堂兄弟商量对策。经过会说“官话”的马报庆翻译,原来这支队伍是王屏带领的“红挺一纵”。他们原本打算突围到大盘西坑,因为看错地图,误把窈川西坑当成大盘西坑,翻山越岭来到芝畈村。

马家兄弟见红军战士不易,马希塘决定让王屏部队晚上暂住家中休息,并为他们提供食宿,马永周将第二天准备结婚的食物都分给了红军战士。

为了不拖累马家兄弟,第二天一大早,王屏便带领部队躲进山坞里。“那天下午,躲在山上的红军被包抄过来的国民党部队发现,双方激烈交战。”马财高指着山早方向说道,国民党组织了三支队伍千余人从其良、山早和上俞三个方向对红军进行“围剿”。当天下午,山早方向首先发现红军,在其龙山打响第一枪,枪声引来另外两支部队的注意,并相继加入战斗。战事异常激烈,红军战士边打边退,从其龙山打到茶叶坞,有两名红军战士负伤牺牲,其他战士翻过茶叶坞突出重围。

“茶叶坞红军墓安葬着三位烈士,其中两名是红军战士,另一名是军医。据说军医伤势很重,肚子都被打烂了,在战斗结束后第二天被国民党军搜山时发现并杀害。”马财高说,待国民党军队离开后,马家兄弟偷偷将三名烈士安葬在茶叶坞的半山腰上。

八十余载 初心不改

“我的父亲和他的堂兄弟一起把三名烈士遗体抬到山上埋起来。”马财高回忆着父亲的亲身经历,“当时只是立了一个小墓,因为他们心里也是很害怕的,但是又不忍心让烈士牺牲后连一个安息的地方都没有”。

最早的烈士墓,只是一个不起眼的“黄土堆”。马家兄弟就近取材,用木头给三位红军烈士打了一幅简易棺材,用黄土掩埋,在土堆前找来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作碑。

“红军最先是到我家,我当时正在剥玉米。我听不懂他们讲话,他们就一直做动作告诉我不要紧张。”今年91岁的马翠花清晰记得当年的情形。对于红军,她有很深的感情:“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我简单招待他们吃了一点东西,离开时都会放了钱币,他们从不欺负我们。”

这些故事,马财高和家里的其他孩子,从小就听长辈说起。此后,马家兄弟多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守护红军墓。

在马财高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喜欢往山里跑,十几岁的马财高跟在马永周身后,耳闻目濡红军故事一晃就是十几年。四十几年前,马永周去世,马财高主动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份责任,成为二代守墓人。每年清明前后,马财高隔几天就会沿着通往红军墓的山路,简单清理路上的障碍,让来扫墓、祭奠的人能够好走一些,让烈士事迹传播得更广。

大山里的生活忙碌而充实,采茶叶、干农活、养土蜂之余,守护烈士墓就成了马财高生活里的一等大事,有时候只是去周边的山上干农活路过,马财高也会绕道去红军墓前看一看。他说:“看着长眠于此的红军,我感慨万千,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是革命前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

岁月中坚守 守望中传承

马财高和他的家人守护着无名烈士,四十多年来始终如一,他们以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坚守着“为烈士护航”的初心。

几年前,双溪乡政府对红军墓进行修缮,原来的“黄土堆”,终于有了红色字迹,马财高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问及现在最大的心愿是什么?马财高回答:“我想给烈士墓修一条路,让祭扫更加方便一些,让更多的人记得这些烈士”。

从风华正茂到鬓角苍苍,从一个人到三代人。

“以前,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清明节前夕都会回家告诉我说,他们学校要来扫墓,让我帮忙清理打扫一下。”马财高说,除了学校,很多单位也会提前联系他。每逢这样,马财高即使再忙,都二话不说放下手中的活,带领前来扫墓的人一路走到红军墓,并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述他熟知的红军故事。

“家里人都很支持我。”马财高欣慰地说。每逢清明节忙碌的时候,他的儿子马昔城会从东阳赶回来帮忙,拔草、清扫,马昔城学着马财高的模样,一遍一遍地听着父亲讲述红军故事。

“我也想为烈士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时替父亲分担他担了四十余年的责任。”马昔城说,“日后,我会从父亲手里接过这份‘守护’的责任,继续传承下去。”

时光荏苒,与儿子相伴去扫墓的画面,让马财高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带着年幼的他祭扫烈士墓的情景。“一定要守好烈士墓。”这是父亲对他的嘱托,也是他对儿子的嘱托。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