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磐安新闻网 > 新闻中心>综合新闻
一位老药农的坚守
2024/04/14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融媒记者 周丽君


日暖村村竞农事,一犁新雨破春耕。近来,磐安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药农忙碌的身影。今年80岁的老药农陈凤阳也是其中之一,他一大早就和妻子前往白芍地,观察白芍长势、除草、施肥……忙得不亦乐乎。

W020240414449452673082.jpg

“这些白芍都是磐安本地优良品种,我每天都要过来看看,及时发现病虫害,保证种苗品质。”陈凤阳边说边仔细翻看地里的白芍。

陈凤阳是新渥街道庄基社区人,17岁就跟着长辈种植浙贝母等药材,至今已63个年头。上世纪80年代,为了扩大药材种植规模,陈凤阳到东阳、永康、缙云等地租了40亩地,成为“万元户”,后来又被县里评为“种贝母状元”。

W020240414449455994238.jpg

1996年,陈凤阳开始种植白芍,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毕竟白芍行情并不好。但陈凤阳自有想法:“磐安是‘中国药材之乡’,是‘磐五味’的原产地。如果因为白芍市场低迷,就没人种了,那么‘磐五味’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我无论如何都要把白芍种下去,希望能把磐安道地药材白芍发扬光大。”

W020240414449454564146.jpg

陈凤阳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虽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聪明好学,兜里常常带着个本子,平时在报纸、电视、书上看到什么,就马上记下来,然后结合地头情况,摸索出许多实用种植技术。通过数十年的科学试验,陈凤阳总结出了一套种植白芍经验,有效延长白芍生长期、提高产量。

W020240414449455277330.jpg

“这些道地种苗就是我们药农的希望,种苗好,药材才好。”看着药田间一株株青翠的白芍,陈凤阳坚定地说,自己虽已步入耄耋之年,但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坚持种植白芍,尽己所能守护好本地优质种源。


编辑:卢跃玮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