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漫山红遍的实干身影
2022/01/05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施委 陈穆妍 傅利刚

沿着盘峰乡高姥山村蜿蜒的盘山公路,“百折千回”以后,浙中杜鹃谷的美丽画卷在记者眼前徐徐展开。现在虽不是杜鹃花开的时节,但村子里开办的酒店、农家乐,越来越完备的游乐设施、鳞次栉比的公寓别墅群,无不彰显着这个曾经偏远落后的小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一座籍籍无名的“黄毛山”,到如今声名远扬的浙中杜鹃谷;一山“见怪不怪”的野杜鹃,变成发展旅游产业的金字招牌,高姥山的蝶变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干出来的。日前,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进高姥山村,追寻漫山红遍的实干身影。


培育一山杜鹃 发展特色产业


在李国荣的杜鹃山庄里,有一个大棚格外引人注目。初冬时节,棚内温暖如春,培育着数十种杜鹃花,有几株甚至还开着红色花朵,甚是显眼。这些都是“花痴”李国荣从各地搜集来的宝贝。

李国荣今年53岁,盘峰乡丰陈村人。幼时,家乡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为他的童年带来不一样的色彩。2000年,供销系统改制,李国荣下岗后回到高姥山,家乡的红色花树仿佛在迎接他一般,虽不成规模,但生机盎然。于是,利用杜鹃花开发旅游的想法在李国荣的脑海中逐渐萌发。

李国荣在高峰村找到一块茅草地,开始筹建杜鹃山庄,对山庄周边的杜鹃花,他都悉心保留并养护起来。路不通,就用人力一担一担地把材料挑进来;没有机械,就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把地基挖开……随着杜鹃山庄慢慢成型,李国荣的足迹也慢慢遍布了整个高姥山。杜鹃花的生长需要较长时间的光照,山上的野杜鹃常常会被灌木遮挡住阳光而枯萎。李国荣发现这一情况后,就会及时地除去野杜鹃周边杂草。就这样,他数年如一日悉心养护野杜鹃,山上的杜鹃花一年胜一年地茂盛起来。

一开始,李国荣只想着将杜鹃花作为高姥山的特色产业,让花海为他的杜鹃山庄引来更多游客。2005年5月1日,杜鹃山庄开门迎客,没有任何宣传,山庄就迎来了四五桌客人,这让当时的李国荣看见了发展旅游的希望。

为了增强观赏性,李国荣不再满足于培育本地品种,转而把目光投向全国。他跑遍了江西、福建、四川、云南等地,不惜花去所有积蓄,将井冈山杜鹃、岭南杜鹃、云南杜鹃、大树杜鹃等不同品种的杜鹃花“接”到高姥山。

在李国荣的不懈努力下,原本零零散散点缀山野的野杜鹃,渐渐变成了杜鹃花海,吸引了游人目光,聚集了人气。


兴办一个花节 助推乡村经济


眼看着漫山杜鹃花开得越来越好,李国荣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利用高姥山这1万亩杜鹃花吸引更多游客,真正带动高姥山旅游发展?他想到了举办杜鹃花节。

在李国荣的不断提议下,2012年8月,当时的高二乡班子形成共识——在高姥山举办杜鹃花节,依托杜鹃花把高姥山打造成知名旅游景区,并初步提出高姥山杜鹃花节办节方案。向县里进行专题汇报后,得到县领导的大力支持。2013年1月,乡里开始筹办杜鹃花节,时至今日,杜鹃花节已经连续举办了9届,并且一年比一年盛大,主办单位也从乡级到县级,从县级又到了省级。秀丽壮美的杜鹃花海和别出心裁的精彩活动,每年的杜鹃花节都能吸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杜鹃花也成了高姥山的金字招牌。

随着知名度的打响,高姥山这个一度落后偏僻的小山村吸引了开发商前来投资。2016年4月,投资6000多万元,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的亨达高二酒店试营业。2019年,又引入高姥山生态文化度假区项目,开发康养休闲旅游产业。

一个好项目,就像一汪活泉,滋润了周围的村庄,让高姥山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这几年不少村民在酒店上班,村里的高山蔬菜和土特产销路也被打开,提高了村民经济收入。”高姥山村党支部书记郭金银说。

近几年,乘着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东风,不少高姥山村村民开办了农家乐,吴元贵的圆外农家乐就是其中之一。每到杜鹃花开时节,他就异常忙碌,游客纷至沓来,“最好的时候一天能有四五千元收入。”


推动旧村改造 提升人居环境

高姥山村大湖山自然村坐落在半山腰,海拔950米,地处高姥山景区核心区块。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此前,村民生活比较封闭落后,收入来源也十分单一。

随着高姥山景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每年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位于景区入口处的破旧的大湖山村成了阻碍高姥山整村发展的“绊脚石”。破败的房屋,泥泞难行的小路……都给游客造成不好的初始印象。2008年,亨达酒店项目落地,选址就在大湖山村后面的山坡上,是一片不长庄稼的风口地。随着项目的建成运行,亨达酒店的公寓也于2017年销售一空,这给大湖山村民带来不小的思想冲击,大家要求新农村改造的想法越来越强烈,也逐渐开始思考如何依托项目发展村庄集体经济,提高村民收入。2019年底,盘峰乡党委政府成立“大湖山村拆迁改造”工作专班,对大湖山村展开调查摸底工作,拉开了新农村建设的序幕。

2020年3月31日,大湖山村新农村改造工作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正式启动。“我家房子被拆掉的那一刻,不是不心痛,但想着新房子建好后日子会越过越好,就想通了。”吴元贵说,他对未来充满期待,坚信大湖山新农村建设完成后,一定能为高姥山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给村民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记者手记】

同绘山区共富美好画卷


曾困于层峦叠嶂之间的高姥山乘着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在农民居住条件、村集体增收致富、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下足功夫,打出推动共同富裕“组合拳”,走出一条山区共富的新路径。

从无人喝彩的野生杜鹃花,到闻名遐迩的浙中杜鹃谷,高姥山的蜕变背后是党员干部恒久不变的决心,是乡贤们开山架桥的勇毅,是村民们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支持……正是对共富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有了如今的高姥山村,世外桃源不再躲在幽深的高山中,它打开了面向全省甚至是全国的大门。

在采访中,记者感触最深的是高姥山村和谐融洽的氛围,还有大家团结一心、拧成一股绳的精神。开发商找村干部解决难题就像走亲一样自然,村干部与村民亲切得像一家人,正是大家心中一致的追求,促成一种无声的默契——在山区共富征途中,高姥山要争当先行者与模范生。正如郭金银所言,“眼前的日子红红火火,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编辑:楼俊俊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