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 | 药“香”万里的奋斗足迹
2022/02/21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杨适时 马聿晖 姚岚 陈家豪

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磐调研时指出:“中药材是磐安的最大优势,中药材产业是磐安生态富县的重要依托。”19年来,我县努力将“最大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树起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大旗,扛起振兴中医药产业的大任。

近年来,我县依托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得天独厚的药材生长环境,把中药产业培育成为农业主导产业,并通过浙八味药材城和江南药镇建设,高质量推进中药产业繁荣发展,形成了“全国药材汇聚磐安、磐安药材走向世界”的发展新格局。


千家万户种药材


千年药乡,药香千年。早在唐朝天祐年间,我县就有元胡种植的记载,因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县还种植白术、贝母、玄参等药材,迄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我县是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宝库,境内有野生药用植物1219种,占全省药用植物种类的68%,并拥有全国唯一的以野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8万亩以上,贝母、元胡等“磐五味”主导产品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0%、20%。

走进新渥街道庄基社区,药农们正在晾晒药材,空气中飘散着阵阵药香。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金武介绍,当地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几乎家家户户种药材,该社区药材种植面积达1700多亩。“现在好多农户每年种植药材几千斤,甚至几万斤!”陈金武表示,每到贝母采收时节,周围几十公里的村民都会过来帮忙采收贝母,田地间呈现一派热闹场景。

磐安人祖祖辈辈与药材打交道,许多药农依靠种药材、做药材生意过上了好日子。

“贝母和元胡种下已有些时日,天冷了需要给药材盖些稻草,还得施肥。”正在田间忙碌的陈天德笑着告诉记者。今年44岁的陈天德是庄基社区金山村一名药农,20多年来,他一直与药材打交道,从事药材种植、加工和销售。“现在磐安药材有了名气,有了销路,我们乐意多种一些。”陈天德表示,近几年,他与妻子每年种植药材30多亩,有20万元左右收入。“近些年收入不错,我买了地基,盖了新房,生活很富足。”钱袋子鼓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陈天德心里自然美滋滋的,脸上难掩喜悦的笑容。

“你看,那边都是我们村新盖的小洋楼,多漂亮!”庄基社区百央村村民陈金通指着崭新的楼房,眼中满是欣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全县中药材种植户达4.8万户,从业人员达6.1万人,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新渥、冷水、仁川等重点乡镇(街道),中药材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达到70%以上。


筚路蓝缕建市场


因时而变,因势而新。复县三十多年来,我县中药材市场从地摊式简易市场转型升级到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现代中药材市场,现已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浙八味”药材城。历经四代变迁,如今的“浙八味”药材城为我县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平台支撑。

新渥街道宅口村村民陈新民是药材市场变迁的见证者,他见证了中药材市场的筚路蓝缕,也见证了中药材产业的一路繁华。1982年,当地药农自发在新渥街道新渥村老街上形成露天市场,陈新民开始从农户家里收购贝母、白术、玄参、桔梗等十多种药材进行贩卖;1985年,新渥村牵头在村大会堂建起600平方米的新渥中药材市场,陈新民成为第一批经营户,创办了“香山药材站”;1987年,县工商部门与宅口村合资兴建了第三代中药材市场。“药材生意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火起来,东阳、永康甚至有外省的顾客过来购买我们的药材。”陈新民回忆起当时热闹的交易场景,感叹不已。

“现在药材市场很高大上了,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说起如今“浙八味”药材城的建成与发展,陈金通深有感触。以前,他需要辗转四川、河南、甘肃、新疆、陕西等各地市场做药材生意;如今,他只要在家门口就能卖药材,甚至在手机上就能完成交易。

创新思路,接续奋斗。2009年,药材市场再一次迎来升级换代,崭新的“浙八味”药材城建成。该药材城抓住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磐安新城区开发的机遇,成为了长三角区域设施最完善、配套最齐全、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集商贸、旅游、仓储、生活功能于一体,此外还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

目前,市场各项硬件设施领先国内同类市场,吸引十多个省、市中药材经销商入驻。据统计,“浙八味”药材城已入驻中药材经营户500多家,注册中药材个体户和经营企业4533家,90%以上的浙产道地药材通过磐安销往四川、广东、广西、河南、云南、安徽等地,甚至直接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国家与地区。

药材市场的不断扩大升级,为经销商们打开了市场,拓宽了销路。近日,迪美中药材经营部的陈迪周忙得不可开交,每天都接到不少网上客户订单。“正是随着药材市场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我的客户越来越多。”陈迪周介绍,他是第三代药材市场建成后开始入行,如今他的药材经营部每年卖出将近100吨干货,销往全国各地。

“浙八味”药材城的建成,不仅提高了我县药农种药的积极性,同时带动多家中药饮片加工、中药提取、中成药、保健品生产企业来磐投资,延伸了中药产业链,提高了中药材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凭借市场优势,“浙八味”药材城年交易额达到41亿元。


咬定青山创“小镇”


2015年6月,江南药镇被列入浙江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历经5年时间,我县坚持“三化”建设、“三品”提升、“三链”融合,持续完善中医药产业链,不断融合多元创新要素,让江南药镇成为我县振兴中医药产业的重要窗口。

江南药镇位于磐安新城区,规划面积3.9平方公里,核心区块1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成省内一流、全国闻名的药材天地、医疗高地、养生福地、旅游胜地。目前,已打造药文化园、“浙八味”药材城、养生博览馆、中医院、康体养生园、中医药产业园等多个“文化+旅游”节点。2021年,江南药镇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总产值62亿元。

“要改变原来发展模式单一的产业园区,必须增加创新元素,增加配套服务,吸引更多企业进驻,才能促进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江南药镇是从传统产业园区发展到特色小镇的典型代表。

近年来,江南药镇引进中药制药、配方颗粒、饮片加工企业122 家,中药营销保健企业775家,实现了世界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零的突破。通过引进一方制药等知名企业,产业链得到提升,2020年,中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8亿元以上。

江南药镇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要求,持续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城融合。随着“千亩百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园的建成,浙江一方、康恩贝、大晟药业、济百川等65个特色产业项目相继投产,国药文化城、浙中影创城等10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江南药镇已经成为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主平台和产业创新区。

五年来,咬定青山争创“省级特色小镇”,新渥街道通过“党建+”引领创建工作。该街道药镇社区地处江南药镇核心区块,为了提升社区环境,时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卢芸香带领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开展房前屋后、背街小巷的“六乱整治”。“去一次不行,那就去两次三次……”卢芸香总是不厌其烦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直到得到他们的支持。像卢芸香这样每天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中卢村党员卢立义每天6点到岗到位,从不间断;90多岁老党员卢加丁以身作则,带头劝导社区群众……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江南药镇创建省级特色小镇路上的一道道亮丽风景。

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2016年至2019年,江南药镇连续四年荣获省级特色小镇年度工作考核优秀。2020年11月,江南药镇正式获省级特色小镇命名,成为全省唯一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


【记者手记】

在药香里绽放共富“幸福花”


走进江南药镇,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药香,沁人心脾。这里谱写着中药历史篇章,传承着中药文化精髓,历经千年,贝母、元胡等多味药材在我县扎下深根,开出了幸福花。

家家种药材,户户闻药香。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药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采访过程中,只要提起中药材,无论干部还是群众,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言语中透露着他们对中药的深厚感情。

中药产业是我县富民强县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县越来越重视品牌提升和保护,把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与现代科学紧密结合,力求通过标准化种植,培育出品质佳、药性好的品种,从源头上打造我县中药材品牌。同时,不断提升中药材品质,推进道地药材“优质优价”,打响我县中药材在全省甚至全国的知名度。江南药镇作为全省唯一以中药材历史经典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正以昂扬奋进的姿态, 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活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共同富裕山区样板县而贡献重要的力量。


编辑:陈紫婷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