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共富家园┃文化礼堂赋能乡村共富
2021/11/25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实习记者 唐艳霞

让乡村文化礼堂“活”起来,是推进乡村振兴、传播乡村文明、提升村民素养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县“精耕细作”乡村礼堂“文化田”,整合多方资源,建设一批又一批具有山区特色的乡村文化地标,打造“美丽”与“共富”齐头并进的乡村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县累计建成178家文化礼堂。

积极做活“文化礼堂+”文章,让“活态”文化礼堂成为乡村特色文化的大观园。玉山镇佳村是远近闻名的“龙村”,村内从景观布景到宣传标语,无不体现着龙文化。经过几年的发展,昔日名不见经传的佳村,因“中国舞龙之乡”而声名远扬。作为文化的载体,佳村文化礼堂内的“龙元素”更是契合了乡村发展的主旋律。“我们最初的设想就是要通过文化礼堂建设留住‘乡土味’,所以要充分挖掘乡村文化。”佳村党支部书记胡德为告诉记者,文化礼堂是一个村的文化象征,想要把全村人的精神风貌呈现出来,就要依托文化礼堂这个平台。为此,佳村文化礼堂内不仅收藏着众多该村和舞龙相关的资料,还定期举办系列龙文化主题活动,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的同时,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远道而来的游客。

我县充分利用农村自然资源禀赋,挖掘农村优秀文化资源,注重传统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在建筑风格、展示内容等方面融入本地文化元素,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做到“一村一色”“一堂一品”,真正使文化礼堂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而由文化礼堂“发展”而来的特色馆,更是成为每个村的“代名词”,令人印象深刻,流连忘返。

双峰乡大皿村是历史悠久的儒家文化古村落,散落村中的老建筑群间,有一间宫灯馆与文化礼堂“相呼应”,展现着村内的独特文化。宫灯馆内,各色宫灯争奇斗艳,数百种风格各放异彩,令人眼花缭乱。宫灯是我县传统非遗项目,虽然名声在外,但也面临着技艺传承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宫灯特色馆的建立,为宫灯留住了“时间和舞台”。除了大皿村的宫灯馆,我县还有马塘村的茶文化博物馆、新渥镇宅口村的中药材特色馆、盘峰乡榉溪村儒学馆等具有磐安标识的特色馆。

我县是非遗大县,共有710个非遗项目,其中列入县级以上名录的有138项。为打造文化乡村,守护非遗,近两年来,全县累计投入380万元建成45座乡村文化特色馆。每个特色馆就是一座文化地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8月,全县接待游客145.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3%、40.25%。每逢节假日,各个特色馆内人群驻足,展现了文化对于乡村发展的魅力,为各村旅游产业发展“添柴加火”。

同时,为“精耕细作”乡村礼堂“文化田”,谱写乡村“共富”文章,我县还在旅游沿线村、景区村、历史文化名村中挑选一批有基础、有特色的文化礼堂,重点围绕古风遗韵、乡风民俗、民间工艺等主题,做好扩面提质工作,打造乡村文旅会客厅,并以“文化礼堂+”模式激活“美丽经济”,整合各类资源,形成礼堂“+文创工作室”“+游客食堂”“+体育赛事”等模式,丰富旅游文化,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编辑: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