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记忆┃土索面,时光里的味道
2021/11/25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甘凯/文 王卓/摄

【讲述人名片】卢月媚,女,1959年出生。十五六岁时开始跟母亲学做土索面,21岁嫁到冷水镇潘潭村后独立制面。有着四十余年老手艺的她,做的土索面品相好、卖相佳,味美价廉,深受食客喜欢。每年冬天,卢月媚都要趁天气晴好,加工上千斤索面售卖,这是她的增收途径,也是她执著一生想要留下的乡愁味道。

记忆里,总有一种味道让我们无限回味,总有一种声音让我们温暖感动。也许是春日清晨里母亲穿过雾气,从灶台里盛起的一碗碗热面条,也许是日落黄昏时母亲倚着门框,呼喊子女回家吃饭的声声催促……

在卢月媚的脑海里,母亲深夜时分点亮油灯,搓揉面团,制作土索面的场景不时浮现,久久萦绕心头。土索面,承载的不仅仅是卢月媚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更是磐安一代又一代人的时光记忆。

微信图片_20211125165553.png

要想重新“品尝”这份记忆并不容易,如今能熟练掌握制作土索面的人已经越来越少,大都是像卢月媚这样上了年纪的女性。和面、揉面、醒面、搓面、拉面,晒面……一碗小小的面条,需要制作者付出长时间的等待、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饱满的热情。

阳光和温度,是做好土索面的关键。立冬过后,风轻云柔,阳光和煦,温度在10℃左右,一年中制作土索面的最佳时机到了。

下午4点,放下手中的农活,卢月媚搬出早已采购好的小麦粉,整整25公斤,分两次倒入擦洗干净的面缸内。水与面粉的比例至关重要,1斤面粉半斤水,才能保证面条的爽韧。淡淡的咸味是土索面的特色,和面时加入的细盐是成就美味的特色。一般情况下,25公斤面粉1公斤盐,天暖时,盐需要多加一点;天冷时,盐相应的减少几分。每家每户制作的土索面味道不尽相同,或咸或淡,但卢月媚总能找到刺激食客味觉点的最佳比例。毫厘之间,40多年的功夫尽显。

揉面,是个体力活。围上围裙,做好深呼吸,弯腰屈膝,在面缸里上下翻搅抓拌捶打,卢月媚一遍遍重复着,面粉、水、盐便在她的双手下完美地合为一体。在机器揉面已然普遍的今天,卢月媚依然坚持手工揉面。在她看来,机制面虽然效率高,但口感和劲道终究敌不过手工面。

经过长时间的揉搓后,面团变得光滑细腻。卢月媚娴熟地将面团分成一个个10斤重的“大馒头”,并用塑料薄膜将其包裹住。它们将在竹制蒸笼中静置。此谓“醒面”。

凌晨一点,月明星稀,制面房亮起了灯。取出醒好的“大馒头”,把它们放在专门用来搓面的面床上。擀面杖在此刻出场,一边擀制一边撒上干面粉,“大馒头”变成了扁圆形的“面饼”。接着用菜刀顺着“面饼”的形状,一圈圈由外向内把它割成条状。切好后,快速搓成拇指粗的圆条,再慢慢盘成蚊香盘状,放到早已准备好的木盆中。

当然这离成品还远得很。卢月媚需要抓紧时间,赶在天亮“晒面”前把面条绕到面筷上。面筷,由包粽子的箬竹制成,通体修长匀称。“绕面”前,给2根面筷涂上油,再将其间隔10公分,插在特制的木架上。接下来就是卢月媚的表演时刻,只见她抄起面条,在面筷上下左右飞绕,每根面筷30圈,无需刻意,却总能做到心中有数。

索面绕好后,先放面柜,柜体分为上下两层,盖上草席,起保温和保湿作用。放置约摸一个半小时,让面“熟”透。掀开草席,双手拿起面筷,将绕在面筷上的面条缓慢拉长到20厘米左右,还需时不时地用指尖撕开粘在一起的面块。

喔喔喔……打鸣的公鸡骄傲地站在村头叫醒。空气清新,雾霭氤氲,又是一个晒索面的好天气。短暂休息后,卢月媚和丈夫卢妙奎合力抬出晒制索面的木架,端正地放在阳光下。全家总动员的时候到了,大家轻轻地从面柜里取出索面,一根面筷插在木架高处的插孔里,另一根在手里稍作拉扯,阳光下,粗粗的面条瞬间变成“银丝”,最后再插到低处的孔眼里,一帘梦幻的“面纱”就此形成。“拉好后,要用长长的面筷在两缕面线之间撑开几下”,一个细微的动作,让卢月媚的土索面丝丝缕缕,根根分明。

晒面是制作土索面的最后环节,不容丝毫马虎。天气晴好,阳光充足,一般晾晒2-4小时,晒成9分干。晒的时候需要紧盯天气与时间,冬季下午3点过后,地表湿气渐升,含有盐分的土索面容易返潮,必须及时收回家中自然阴干至全熟。

机器解放双手,却也消散记忆,它不断挤压手艺人的生存空间。手工土索面,通过手艺人掌心将生活的温度传至面团,孩提时代的诸多美好,便融进这简简单单的一碗面里。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