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记忆┃手工番薯面 纯粹“乡里货”
2021/12/09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甘凯

【讲述人名片】张宝荣,男,尚湖镇袁村村人,现年59岁。四十多年前,跟随哥哥走村串巷到农户家里加工番薯面,他做的番薯面晶莹剔透,爽滑劲道,久煮不断条、不浑汤,是纯粹道地的乡间美食。

番薯自明朝引入中国,因其对立地条件要求不高,产量相对较高,生吃或蒸烤食皆宜,成为我们主要食材之一。在磐安,人们更喜欢将番薯精制成面,加入青菜腊肉烹煮食用。每年冬天,磐安本地各大番薯面作坊生意异常火爆。望着从机器里快速“飞”出的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丝,张宝荣心里可谓五味杂陈,眼神里流露的仍是对手工制面的万般不舍。

要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手工番薯面并不容易,制面工序繁琐、耗时耗力。番薯从田地里采挖回来后,需要清洗干净,再细细打磨沉淀制粉,调浆蒸熟成块,最后摊凉硬化刨丝晒干。个中辛苦,非亲历者不可得知。而正是融入人力辛劳,相较于机制面的规模生产,人们更偏爱手工面。

入冬后,天气持续晴好。早早吃过早餐,张宝荣拿出陪伴自己多年的蒸柜,放在河岸上仔细擦洗。此后几天,他将和妻子一道,为亲朋好友、街坊邻居们免费制作数百斤番薯面。“以前加工一饼3毛钱,靠这个手艺养活家人。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年前给有需要的乡里乡亲做段时间,不图赚钱。”

这几天,妻子袁威芳也一刻不得闲,她正将邻居们送来的番薯粉倒进一米见宽的方形塑料桶内。当天,夫妻俩要完成三户人家的番薯面加工目标。干粉入桶后加水稀释,再用长棍顺时针大力搅拌,直至容器舀起浆液绵延成线不中断方可。

调好的番薯浆最好第一时间,分层盛进木质蒸柜中。蒸柜上下分五层,每层可蒸制近13斤。必须要猛火,才能保证蒸柜整体上气,烧柴火的农家大土灶最为合适。倒好第一层后约摸半小时,番薯浆逐渐熟透凝固成胶状,此时需要重新注入新的一层,循环往复8-10次,仅蒸制环节就需要4-5小时。制作美味除了耗时,可能还要付出辛劳的代价。为了在雾气缭绕中检查番薯浆是否熟透,张宝荣需要凑近蒸柜用竹筷戳动观察,高温水汽常常灼痛手指,一不小心就可能烫出水泡。

蒸制完成的番薯浆呈半透明的果冻状,内里无任何白点夹生,张宝荣习惯叫它“番薯块”。在窗口下方通风处摆好两张长凳,晾晒干净的砧板居中放正,在上面均匀地撒上薄薄一层玉米粉,防止放凉后的“番薯块”粘结不好移动。只听“啪”的一声,“番薯块”已从蒸柜中翻移,反扣到砧板上,霎时满屋充溢甜甜清香。经过一天一夜的静置,“Q弹”的“番薯块”变得坚硬,颜色也深了几分。

翌日,张宝荣组装好“夹板”,放好硬化的“番薯块”,准备将其抽成一根根面丝。此环节称作“抽面”。“抽面”的“夹板”由两根约80公分的木条制成,木条上方各钻一圆孔,螺栓穿过可自由调节宽度,锁死固定。一盆清水、一把菜刀、一个抽面器,还需在地面铺上厚厚的蓑衣作缓冲,张宝荣系好围裙开始“抽”面。

先给一侧浇上水,稍加等待,让硬邦邦的“番薯块”变得湿润,再用刀小心地切除边角,使其方正规整,这样“抽”出来的面条根根分明,长短如一。当然,切掉的边角并不会弃之不用,节俭的村民用油炸酥,蘸上白糖,就会成为小孩子们争抢的零食。

“抽面”是个体力活,更是个技术活。张宝荣需要一直保持弯腰半蹲的姿态,双腿用力夹紧“番薯块”,以免晃动影响“抽面”效率和成品率。双手稳稳拿住抽面器,沿着边从上到下一口气刨下去,中途不可停顿,否则面丝极易中断;用力也需均匀,力道忽大忽小,面丝则粗细不一,有碍美观和口感。整整三小时,经过近千次的俯身与直立,一整柜五层“番薯块”才“抽”完。

“抽面”完毕已近正午,张宝荣和妻子顾不上吃午饭,他们需要抓紧时间,赶在最强的阳光到来前,将面丝平铺在笸箩里或悬挂在竹竿上。晒制番薯面最少需要一整个晴日,只有完全晒干的番薯面,才能保证存放两三年不长虫、不返潮、不变质。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道难以忘却的美味。它们承载的,或许是纯真童年,或许是浓浓乡情,却总在不经意的时刻慰藉心灵,给予我们再次前行的勇气与力量。手工番薯面,传承数百年的老手艺,一入口,过往回忆也许会突然涌上心头,美好乡愁便在舌尖瞬间绽开。


编辑:傅乐芸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