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记忆│千锤百炼 始成银器
2022/03/30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黄莉萍

【讲述人名片】张明,现年55岁,现居住磐安尖山(原籍江苏扬州)。上世纪90年代初,他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学会“打银”这门传统手艺,至今已从事30余年。如今,以加工银器为业的他,不仅在尖山镇开了一家银店,还通过“打银”手艺赢得不少街坊的喜爱。

银制品,象征着富贵、吉祥和一切美好的祝愿,从古至今一直为百姓所喜爱。传统的银制品都是纯手工制作而成,透着独有的年代气息,拥有现代机械无法复制的人情和韵味。随着机械化批量生产和打银师傅的减少,传统打银手艺在慢慢消失。而常年活跃在磐安的手艺人张明,将这种日渐“式微”的传统手艺保留了下来。

“叮叮叮……”尖山镇瞻兴街一家银器店里,传来一阵清脆悦耳的捶打声,店主张明正在店门口忙碌着。一张小桌子,一壶茶,一个铁墩,一些打银工具,便是张明打银出摊的“行头”。“我是主动学习打银的。”张明回忆,小时候跟着父亲挑着工具走街串巷,为顾客制作和加工银饰品,觉得“叮叮叮”的声音很是有趣,就用工具自己捣鼓。“但打银完全不是我想的那么简单。”张明说,传统手工做出来的银首饰,每件都经过反复锤打、打磨、定形、抛光等复杂程序才得以完成,没有一颗沉静的心,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打银师傅,帮我打一对手镯。”“好的好的,你先坐坐,我马上给你打。”张明一边招呼顾客,一边从箱子里取出一台称,准备称一称顾客拿来的银料。因加工的银料大多数是顾客家中闲置的银器、散银,张明在制作前都会进行称重。称重,一方面是为了让制作出来的银饰品大小、质量匀称,另一方面是为了得到顾客的信任。“我们只有把人做厚道了,手艺才能做好。”张明说,制作前他会事先告知客人可能损耗的份量,还会邀请顾客在一旁“监督”。

称完重,张明便开始打银了。只见他将银料放置在耐火砖上,一手拿起氧气焊枪给银料加热,另一只手拿起一根撬棒,不停地拨弄着银器。红色的火焰,1100摄氏度的高温,两分钟左右,银料融化成橙红色水滴状的液体。“你这块银料里面混有一点杂质,刚刚在融化过程中我加入了一些硼砂,去掉了。”张明对顾客说,以前技术条件有限,部分金银饰品混有杂质是常有的事,随着技术进步,如今打造的银制品纯度越来越高。

打银是一项火与锤的艺术。待银料的温度降到适宜的温度,便可以用镊子夹起银料,放置于铁墩上用小锤子敲打。锤打——退火,这个步骤需要反复进行,慢慢打造。“退火后的银料更易于塑形,制作一只成年人手镯,最少也要敲打5000下。”张明说,不求速成,只求功到自然成。

锤打,既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首先将银料敲打成大约45厘米长、两头尖的长方形银棒。其次,再敲打成两头尖的圆柱形银棒,从长方形银棒到圆柱形银棒无需再加热,只需慢慢敲打。“打银急不得,要有足够的耐心。刚开始时手都会麻,现在已经习惯了。”因为长期进行敲打工作,张明的大拇指结出厚厚的老茧,还有被高温烫伤的疤痕。如今,他对力度的控制如“庖丁解牛”,哪些地方需加点力,哪些地方需收点力,已了然于胸,落锤有神。

一只精美的手镯,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敲打成银棒后,便开始打磨。张明拿出锉刀,细细地打磨,期间他时不时拿起来端详,看打磨的纹路。待粗糙的银饰变得光滑圆润后,他又拿出一根圆锥型木棒测试、圈定手镯的大小。只见张明两手拿着银棒绕着圆锥型木棒均匀使力,把一根银棒圈到了极致,表面浑圆宛若天成,无丝毫缝隙,如流水顺畅,卡扣紧密。“圈的时候必须掌握好力度,稍不注意,整个手镯就有报废的可能。”张明说。最后,再经过抛光,一件晶莹别致的镯子便制作成功了。

“谢谢师傅,打得很精致。”张明将制作好的手镯,郑重地交给顾客,听到顾客声声赞许,他觉得这份坚守是值得的。三十余年的时光,他用定力和巧手默默锻造传承着珍贵的老手艺,每日在自己的店铺上演“小锤敲过一千年”的银艺传奇。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