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记忆│年画:乡村手艺人的笔墨丹青之恋
2022/05/26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讲述人名片】陈兴多,61岁,新渥街道宅口村人 。他是大山里的书画爱好者,也是年画收藏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他收藏有8000多张年画、上万册连环画。这些珍贵的年画,见证了中国百年沧桑巨变。

日前,在冷水镇一间不起眼的厂房里,记者见到了陈兴多,他正俯身在2米多长的画桌上全神贯注地作画,阳光透过窗口洒进室内,身影被拉得老长。墙上、地上、书桌上、书柜里……到处都是年画作品,或是陈兴多自己创作的,或是他收藏的。在斑驳的光影里,这些年画如同心爱的“孩子”陪伴他度过了大半生。

陈兴多最近忙于创作一幅“大白”抗疫图,画中有宣传防疫的“大白”,有排队做核酸的群众,有戴着口罩的孩子。“都是我自己想象和设计的。”陈兴多讲起年画滔滔不绝,“年画就是为咱老百姓服务的,是大家对新的一年的期盼和梦想,老百姓谁不盼着美好幸福的生活?”

对于年画,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以往过春节时,家里或多或少总要贴几张生动的年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本常见的“贴年画”这一春节习俗现在已经比较少见,新生代年轻人对年画的认知也慢慢淡远了,陈兴多对此有些遗憾。

“我从小喜欢画画,16岁开始学习木雕,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依靠雕刻木制家具维持生计。”陈兴多说,以前,走街串巷到农户家里雕刻家具时,每每看到旧年画,便忍不住请求户主将不要的旧年画给他,“当时买不起画纸,一开始是为了在年画背面画画。”但慢慢地,一幅幅风格鲜明、寓意美好的年画深深吸引了他,不再舍得将其作为画纸使用。“我逐渐意识到,年画是一种艺术,是承载着历史印记的一种传统文化。”观念的转变,让陈兴多手中的年画实现了“蜕变”,从那时起,他开始有意识地收藏年画。

作为中国民间社会的“百科全书”,年画的题材极为丰富,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平民百姓,大到历史事件,小至民间习俗,人物、花鸟、仙佛、瑞兽、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戏剧歌舞等无所不包,无所不有。

在陈兴多看来,年画是遗落民间的艺术瑰宝,不仅寄托着美好的期盼,更富有教育意义。年画里有“杨家将”“岳家将”等表现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故事,有“关羽”“张飞”等表现英雄气概的画作,也有“孟母择邻”“孔融让梨”等表现传统教育思想的故事。以前很多人看年画就能学到不少知识,懂得不少道理。“我希望年轻人通过年画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学到人生的真谛。”陈兴多说道。

微信图片_20220526210342.png

陈兴多的收藏中,有一类年画非常难得,让他格外珍惜,这就是20世纪30至40年代采用传统年画形式创作的“新年画”。这一类“新年画”,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的同时,人们的风俗习惯及审美情趣也有了重大变化。

“新年画”发轫之初,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版画运动”曾影响整个中国。“新年画”创作者的身份与从前大不相同,几乎没有来自于民间的画师、艺人,绝大多数创作者既是专业的美术工作者又是革命战士,所以,这一时期的年画自然而然被赋予新的政治内涵,带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你看这幅,把粮食卖给国家,这是多么生动形象的一幅历史画作。”陈兴多找出一幅保存完好的“新年画”,小心翼翼地将它铺平,“这不仅是艺术,更是历史。”

年画年年画、年画年年新,陈兴多喜欢画画,也喜欢创作。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人们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年画也在顺应这种变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适度创新,将新时代的元素融入到创作中。

“学习画画是一生的‘进修’。”画年画,第一步先用铅笔打稿,把脑子里的奇思妙想统统化为线稿,接着用淡墨在宣纸上描出。绘画本就极其讲究技巧,色彩的调色部分,更马虎不得。年画的颜色层次越多,画作便越丰富生动。陈兴多的画作,七八次调色是最基础的,内容丰富的画作,则需要十几次乃至二十多次调色。为此,要完成一幅年画,少则半月,多则半年。

“喜欢也是一种传承。”画年画,收藏年画,让陈兴多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大家一起讨论年画,相互交流画技、赠送作品。“唯一的遗憾就是年画爱好者依然小众,期盼能有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爱上年画。”

年画,承载着文化,寄寓着祈盼,历久积淀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瑰宝。陈兴多希望,不管岁月如何变迁,都能留住年画的根,让这“瑰宝”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永不褪色。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