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指路明灯——《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学习体会
2022/08/23 来源:  

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指路明灯

——《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学习体会

□ 县政协主席 陈远志

W020210712745567315491.jpg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先后两次到磐安考察调研,当时,作为县委政研室主任和县委办主任,我有幸参加了调研全过程。品读《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总书记务实、亲民的形象时时在脑海浮现,倍感亲切、倍觉温暖。我结合所学所悟,和大家分享三点体会和感想。

尚湖8.jpg

一、磐安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靠的是前瞻精准的把关定向

  磐安是全省重要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屏障。上世纪90年代末,磐安县委提出实施“生态富县”战略,当时有许多干部不理解,认为生态鼓不了百姓钱袋子。2003年6月,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第一次来磐调研考察时明确指出,“磐安实施‘生态富县’战略路子对、认识高、起步早、有基础,与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生态浙江要求是一致的。”一番话,给正遭遇发展困惑的磐安干部群众,带来了拨云见日、柳暗花明的方向感和自信心。

  习近平的把关定向迅速统一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磐安县从此将生态视为立县之本,坚持保护优先,“宁可慢一点,也要好一点”,一届接着一届干,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称号。磐安县政协也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主题,开展调研视察、民主监督,为绿色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回顾近20年来磐安绿色发展的战略选择,靠的就是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和精准指导。品读《习近平浙江足迹》,可以体会到磐安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起点和实践原点,心里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对总书记的远见卓识由衷钦佩。

微信图片_20210425093451.jpg

二 、磐安“两山”转换的实践探索,彰显科学思想的伟大力量

  20年前,尖山镇乌石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村里曾想拆掉乌石房,也想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但思想很难统一,干部群众信心不足。2006年6月13日下午,习近平来到乌石村,访农户、听民情、话发展。他说“农家乐是朝阳产业,前途无量”“这里的乌石老房子很有味道,要保护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好是一个重要基础,要积极创造条件,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在习近平的鼓励和指引下,如今的乌石村家家办农家乐、户户吃旅游饭。

  全县上下更是牢记习近平“生态富县是很高境界的富”的殷殷嘱托,找寻方向路径,培育生态产业,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磐安县政协搭平台、献良策、建真言,为“两山”转化鼓与呼。经过近20年的努力,传统中药材产业成为了强县富民支柱产业;“我们的幸福计划”成为共同富裕的示范品牌;金磐扶贫开发模式成为全省山海协作的样板。回顾磐安的发展历程,生态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充分彰显“两山”理念的真理光辉和思想伟力。

孔黎明.png

三、磐安干部实干担当的奋进激情,源生于真挚暖心的勉励关怀

  在习近平同志的眼里,山区干部的工作生活更辛苦。有一件事特别令人难忘。那是2006年6月习近平在磐调研时,翻阅到磐安的材料中财政总收入只有增长幅度,没有总量,就向县委书记了解有关情况。当时我们都非常紧张,可他却丝毫没有责怪,还亲切地鼓励说,“其实你们人均财政收入还是不错的,你们要有信心”“山区的干部很不容易,在山区工作会有更多困难,但你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发展目标定位很高,工作很有力度”“你们还在全省首创‘365服务窗口’,说明你们执政为民的意识是牢固的。”这些谆谆教诲和真情勉励,不断激发了磐安各级干部的创业热情,成为广大干部接力奋斗、担当尽责的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的“考卷”已经展开。我们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踔厉奋发、砥砺前行,努力开辟生态文明建设新境界。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将继续从《习近平浙江足迹》一书中汲取力量,充分发挥“建言资政、凝聚共识”的作用,团结带领磐安政协一班人努力为磐安高质量发展和全省“两个先行”贡献智慧和力量。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