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数据背后的磐安发展
2022/03/02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甘凯 朱俊敏

3月1日下午5时,安文小学广场上人头攒动,数百名家长正在等待即将放学的孩子。2021年8月29日,安文小学新校区启用,百年老校再易新址,折射出我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从198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不足1亿元,到2019年突破100亿元,再到2021年的133.86亿元;2021年,全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1.46亿元……一个个数字背后,是我县多年来攻坚克难发展经济、实干笃行改善民生、稳扎稳打推进共富的坚实足迹。 

“一”到“百”的突破,磐安发展的锐气


“支付宝到账2785元”,现年59岁的安文街道龙山社区居民陈先生正与租客王先生面对面结算房租费。王先生来自兰溪市,2019年起在县城一家餐馆做厨师。收到房租后的陈先生笑着说:“多亏了经济发展,现在来安文的人越来越多,我的房子如今紧俏得很,一年能增收4万元左右。”

陈先生的幸福生活不是个例。复县以来,磐安经济社会保持稳定发展,从1983年地区生产总值(GDP)不足1亿元,到2019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再到2021年的133.86亿元,磐安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我县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20亿元,达到21.46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6%、9.7%,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来之不易的成绩得益于磐安确立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战略,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谐共生、互促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些年,我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按照“优一强二兴三”总体思路,围绕主导产业,全力发展休闲旅游,做大做强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以休闲旅游为主导,以中医药健康、数字经济、文化时尚三大新兴产业以及塑料制品、五金机械、建筑业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的“1+3+3”绿色产业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如今,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24.4:50:25.6提升至2021年的9.3:41:49.7,三产比例呈现“三二一”结构。

多年来,我县始终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坚持生态和经济同抓,发展与保护并举,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稳步提升,2019年被命名为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同时,努力拓宽“两山”转化通道,推进中药材、特色农业等产业发展,全力发展农家乐,助推乡村旅游,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1.95万张,带动全县1/5人口就业,全县农家乐年经营收入超过3亿元,直接为农户盘活闲置资产收益1000多万元。

此外,我县专班运行、集成作战、合力攻坚,推动一批谋划多年的重大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两山”通道不断拓宽,内生动力持续增强。投资76.7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投资16亿元的流岸水库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玉岑山居、浙中影创城、环白云山康养旅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正式落地,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经济迅速发展,城乡面貌也发生蝶变。“游步道干净整洁,县城夜景璀璨,生活在磐安越来越惬意”,饭后散步的应女士,望着文溪两岸山水无限感慨。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5个,创下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启动复县以来规模最大的老城区拆迁改造,深入实施老城区生态修复和景观提升工程,城市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山城逐渐成形。


“无”向“有”的腾飞,磐安前进的豪气


“尽管横向与周边县市比,磐安工业还存在着差距,但纵向来看发展迅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我们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回忆起1983年复县时全县工业“一根烟囱十八个职工”(磐安酒厂),工业经济几乎空白为零的窘境,到如今规上企业共157家,产值超百亿元的骄人成绩,县经济商务局副局长朱启锁感慨万千。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大投入、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汇成了我县工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目前,我县在大力推进金磐开发区、新城区、磐安工业园区发展的同时,着力抓好汽摩配产业园、塑料产业园、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五大“园中园”建设,以及安文、冷水、尚湖、方前、玉山五个小微企业园建设。

其中,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是全省设立最早、效益最好、开发建设模式最成熟的山海协作飞地园区。金磐开发区自1995年成立以来,累计投入建设资金80多亿元,集聚各类市场主体近1500多家,吸纳5万多人在园区创业就业,不断加速毗邻社区城市化进程和周边地块第三产业发展。它的设立,开创了异地扶贫的全国先河,打造了山海协作的全省样板,成为共建共赢的全市典范。

2021年6月25日,磐安南站人声鼎沸,喜庆洋洋,这一天金台铁路正式开通运营,磐安人的“火车梦”从梦想照进现实。“盼了好久,心心念念的‘绿巨人’终于开进了家乡。我们要借着铁路的东风,加快村内‘体育+农家乐’模式发展。”冷水镇小章村党支部书记陶进军难掩激动的心情。

金台铁路的开通,结束了磐安不通火车的历史;杭绍台高速建成通车,磐安有了第二条高速。这几年,我县交通建设驶上快车道。“十三五”时期,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110亿元,完成42省道、40省道、横窈公路和西南线等改建工程,极大方便了群众日常出行,对推进经济发展,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后五年,磐安将由高速向高铁时代迈进,迎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目标任务。在不远的将来,“15分钟上主干道,30分钟到县城,60分钟达周边县市,1.5小时通全省四大都市区”的梦想即将实现,磐安“浙江之心”的区位优势正在彰显,腾飞的翅膀已然丰满。


“增”与“减”的反差,磐安共富的朝气


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不仅仅是简单的物质财富的丰裕,而是涵盖物质、精神、文化、生态、社会、公共服务等相关领域的多维度的富裕。“过去几年,我们全面完成157个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建设,受益人口8.8万。”县农业农村局水利建设科农村饮用水服务中心主任陈欣荣欣慰地说道。

一直来,我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全力推进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增进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十三五”期间,民生支出累计达到90.70 亿元,年均增幅15.72%。实施教育提升行动,投入教育资金38.75亿元,安文小学、新城中学、第四中学相继建成,投资3.2亿元的职教中心也在2021年9月投入使用;县内就诊率提高到80.3%,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从原来的240元/人增加到530元/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9.11%;深入实施脱贫增收工程,扎实开展药膳师、药乡月嫂等乡土特色人才培训,培育发展“小吃经济”“庭院经济”等特色业态,在全省首创“共享农屋·磐安山居”新模式;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建立动态化管理机制,健全“五费合征”机制,稳步推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扩面征缴,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有增也有减。近年来,我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全力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简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改进服务质量;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建成示范型养老服务中心13家,创建省市级儿童之家35个,减轻养老育幼压力;组织实施“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工程,全面消除家庭年人均收入9000元以下贫困现象……正是这“一增一减”,推动着磐安大步走向共同富裕。


【记者手记】

不惧山高 勇攀高峰


记者本人并非磐安本地人,知晓磐安,源于车载广播里的“身心两安,自在磐安”“在磐安,连空气都是甜的”等广告语,心中留下磐安山好水好的初印象。来磐后才逐渐了解磐安,慨叹磐安发展的不易。从全县没有一盏红绿灯,到如今车水马龙,磐安走出一穷二白,闯出别样天地。这一切都是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的成果。冲锋的号角响彻耳畔,美好的蓝图已经绘就,全县上下将继续秉持“小地方有大作为,小磐安有大梦想”的信念,不惧山高、勇攀高峰、开拓进取,夺取共同富裕新的更大的胜利!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