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记忆┃细细纺线 缕缕深情
2021/12/05 来源:融磐安客户端   记者 应羽淇

【讲述人名片】王志玉,女,1944年生,尚湖镇大王村人,从事纺线近50年。她是纺织工艺传统手艺人,技艺高超,其纺制的纺线,粗细一致,外型美观,经久耐用,赢得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纺线车,嗡嗡响,一条线儿长又长,一头抓在娘的手,一头拴在儿身上,纺到秋后天冷时,娘给我做件新衣裳……”王志玉一边摇着纺车摇把,指尖捻着棉花条,一边唱起儿时熟悉的童谣,刹那间,将记忆带回到上个世纪70年代。

王志玉今年78岁,是尚湖一带公认的纺线好手。“我6岁开始跟母亲学纺线,织布弄丝是我的拿手活,那时候纺的都是棉丝,第一步就是找到好棉花。”她说起纺线头头是道。

秋天摘下棉花后,村民要去专门的老师傅那里轧棉花,把棉籽去掉,再将棉花拿到弹棉匠那里把棉花弹成蓬松的棉花团。“正常成熟、正常吐絮的白棉花,才是纺线的好材料。”拿到满意的棉花团后,王志玉的纺线工作才正式开始。

只见她找到一根筷子粗细的木条,择取一把棉花,缠绕在木条上,放在手掌心一搓,就成了如火腿肠粗细长短的棉条。将一堆棉花团都搓成20厘米左右长的棉条后,就可以纺棉花了。

因为家里没有纺车,王志玉不得不步行10分钟来到尚湖镇黄岩前村印染展馆,这里有一台她使用多年的纺车。看见展馆角落里的纺车,王志玉像是见到“老朋友”,熟练地摆弄起来,“这台纺车,陪伴我有几十个年头,现在我不纺线了,就捐给展馆了,希望给更多的人留个纪念。”

该纺车看起来有浓浓的年代感,木结构,一条U形的立柱再加上一条长长的T形的方木,就形成了纺车的骨架。U形的立柱内,安装有纺轮,纺轮上有一个粗硬的枣木或榆木转轴,上面有两排对称的轮承。方木的前端叫“地坐”,架有两个夹板,装有用榆条或高粱秸杆拧成的“锔儿”,上面安着锭子。

锭子是重要的纺线工具,有手指粗细,筷子长短,中间粗,两头尖,形似一个长长的“尜尜”,在三分之一处有两处用旋床旋出的糟儿,将锭子安在两个锔儿中间,再用丝弦与纺轮连在一起,用手摇动纺轮上的摇把,就可以纺线了。

王志玉摆弄的是一台手摇单锭纺车。她说,在其他地区,纺车后来经不断改进,由单锭变成了多锭,又由手摇改成脚踏,纺织效率大大提高,但普通老百姓家中使用的还是多为手摇单锭纺车。

王志玉将纺车摆放平整,锭子安装到位,找来一条矮凳坐下,正式开始纺线。只见她将棉条一头固定在锭子上,先将棉条一边往外拉出一个毛边,后沿着一个方向旋转(一般是逆时针)搓,再将毛边头缠绕在锭子上,顺钢丝拉直其尖。下一步就是纺线中最难的环节——“左右开弓”纺棉成线,她左手拿着棉条,右手摇车,左右手同时作业,协调配合,棉条像魔术一样吐出细丝,缠绕在锭子上。

“左手握棉条往外均匀地拉,节奏是短、短、长,手指头的力度很重要。”说话间,王志玉的双手没有停下:“我纺的线很整齐,没有大大小小的凹凸,就像机器做出来的一样。”

纺车在作业时发出“吱吱”的声音,这是木头器具独有的摩擦声。“我小时候放牛回家,母亲常常在家里纺线,让我去做晚饭,我就和母亲说‘我喜欢纺线,不想做饭’。”王志玉回忆起和母亲相处的点滴:“从小就喜欢坐在母亲身旁学纺线、织布,如今回想起来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场景。”

细细纺线,缕缕深情。王志玉拿出许多自己珍藏多年的纺线、织布成品,有沙发套、孩子衣服、幼儿尿布等,一一介绍了这些“老物件”背后的故事。“这些都是藏着看看了,时代变了,现在已用不着,我也已经不做了。”进入新世纪后,王志玉就不再从事纺线。如今,市场上款式新颖、物美价廉的替代品越来越多,传统纺线工艺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重温这些行将消失的民间技艺,既是对传统手艺人的一种致敬,更是对往昔慢节奏生活的一种眷恋。一摇一捻一拉,纺车上的纺轮周而复始,王志玉感慨说,“线好布才好,布好衣服才好,生活就是这么一点点好起来的。”

编辑:叶江垚
相关阅读




/ 更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3120200033   浙文非备(7)【2020】1号
网站备案号:浙ICP备14007599号-2   浙公网安备33072702100068号

主管:中共磐安县委宣传部   主办:磐安县融媒体中心